|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大多数人眼中,教师和孩子朝夕相处,工作相对轻松,然而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以及处理日常事务所承受的身心压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为了给整日高负荷工作的教师减减压,5月18日,青岛福林小学邀请心理学博士、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于子田做了一场《健康调息 身心减压》讲座。于子田分享了科学管理情绪、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并带领教师们以静坐冥想的方式,给自己浮躁而疲惫的心灵洗了个澡。
“你认为心理健康有哪些表现呢?”“乐观的心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讲座伊始,于子田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大家探索健康的心理,由此抛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愉快的心情、稳定的人格、恰当的自我评价、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不管是生活中我们切身感受,还是研究发现,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至为重要。”于子田说。
但情绪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正确认识情绪?如何管理好不良情绪呢?于子田认为,关键在于改变观念,调整认知策略。如果你对周围的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例如有的人看到身边两个同事在说悄悄话时,他心里会感到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并不是那两个人说话的内容,而是他们没有和自己分享,自己感觉被孤立所引起的。
面对不良情绪,于子田分享了用语言改变潜意识或用行动直接改变情绪、转移注意力和问对问题三条塑造积极心态的策略。她特别强调,第三条“问对问题”指的是“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比如身边总有人挑自己的毛病,不要为此生气或郁闷,而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他可能是在督促我变得越来越好,这样思考,自己的情绪就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于子田现场带领教师们静坐冥想。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于子田一步步教给大家,把身体调整到一个舒适的姿势,想象自己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然后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鼻子轻轻地吸气,嘴巴缓缓地呼气,再来一次,感受气体通过喉咙进入到体内,嘴巴吐气,经过喉咙,将浊气排出。
“舒展你的眉心,放松额头,去感受眼皮就像是花瓣一样柔软地包裹着眼球。”于子田用温婉动人的语言创设情境,带大家闭眼坐在椅子上冥想自身的改变。“现在回忆,今天或昨天的某个时刻,你感受到了紧张和压力,面对这次紧张或压力,轻轻地吸气,缓缓地呼气,你依然可以做到自由和放松……”短短几分钟下来,教师们流露出了舒畅的神情,有的坦言“心里变得平静了,身体也放松了许多!”,有的表示“感到身心舒适,以后要在家多多练习。”
此次培训虽然仅有一个多小时,但让教师们在辛苦工作之余得到了片刻的放松,还学会了自我减压的有效方式。大家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到静坐冥想训练中,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教师姚鹏说,今天不仅了解到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掌握了静坐冥想的方法,尤其是静下心来的五分钟,让我身心放松。高质量的冥想可以抵得上两小时的深度睡眠。
“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很难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教师孙铭悦说,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没有结束,我将把今天的所学所感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自己的岗位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福林小学校长赵琳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都非常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在理论和方法上给予教师科学的指导,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只有教师学会破解自己的“心结”,才能在工作中释放更多的能量,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