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俄语模音+英语测试 青岛66中俄语班自招面试这样准备

2023-05-16 15:3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根据安排,本周将进行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周五为自招笔试,周日为自招面试。与多数学校不同,青岛66中自招班为俄语班,自招面试将进行俄语模音测试。俄语模音测试如何进行?参加66中自招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了66中相关招生负责人。

俄语模音主要考查学生语感

青报教育在线从青岛66中获悉,学校今年面向四区和高新区招收1个俄语自招班,共30人。自招笔试分两个科目,科目一为物理,原始分满分120分,其中基本题目100分、附加题目20分,考试时长90分钟。科目二为历史,原始分满分80分,其中基本题目70分、附加题目10分,考试时长60分钟。统一笔试测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专家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制。笔试成绩以物理、历史原始成绩总分换算为位次成绩的方式呈现并公布。

面试主要考查外语能力,考生需按规定的程序,在10分钟内完成俄语模音测试及英语能力测试。俄语模音测试及英语能力测试,将在不同的面试室进行。俄语模音即录音播放几个简单单词或俄语字母,考生根据录音跟读发音,考查学生语感。英语测试会给学生一篇短文,学生需进行朗读,回答考官的2至3个小问题。其中的第一个小问题会在准备室给出,回答完所有问题后,会有一个口头即兴表达的部分。学校招生负责人透露,面试比较简单,考生在考前可以找一点俄语音频听一听,适应一下。

“相约上合杯”俄语大赛获奖师生合影。

66中俄语班独具特色与优势

青岛66中的俄语班独具特色与优势。2015年,青岛66中首开全市先河,开设俄语班,为学生铺设留学俄罗斯的通道,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具有中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俄语班培养方向为赴俄罗斯留学或参加国内高考。俄罗斯留学方向按照“2+1”模式培养,高二学段结束,学生参加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合格,高三学段赴俄罗斯高校学习俄罗斯大学预科课程,预科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包括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内的全俄大学本科学习。目前学校已有五届学生在俄罗斯大学本科就读,一届学生正在接受预科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集中在莫斯科国立大学,部分学生选择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喀山联邦大学等俄罗斯著名大学。

费用低廉、性价比高是66中俄语班的一大优势。相比于留学欧美国家,留学俄罗斯的费用相对比较低。每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一般是7至10万人民币之间,而国内高一、高二按照普通班的标准收费,每学年1600元,相当于以普通高中的学费标准享受国际班的教学条件。

此外,从2021年开始,学校应家长需求,新增了以俄语作为外语参加国内高考的培养方向。以俄语作为外语参加高考也非常有优势,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条捷径。相对于英语,俄语的学习难度小,特别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可能性更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换成俄语之后,外语成绩可能会至少提高30分,有的学生能提到50至60分,甚至更高。

更重要的是,俄语班拥有非常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前景。首先是中俄关系非常稳定,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中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学生赴俄罗斯游学。

举全校之力打造特色班

俄语班是青岛66中举全校之力打造的特色班。除了自招班,学校还在普通批面向四区、高新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招收2个俄语班,每班50人。

66中的俄语班的师资是“超豪华”配置。目前学校有三位专职俄语老师,个个大有来头。其中,李君嫱老师拥有近30年的俄语教师教龄,还有10年俄语教研员的经历,曾两次参加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俄语》教材的审查工作,是黑龙江省俄语科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学能手,曾开设国家级示范课,拿过国家级外语优质课一等奖,还曾两次主持国家级课题。李君嫱老师于2014年进入青岛66中,全程参与了俄语班的筹备工作。

两位青年教师杨冉冉、赵旭则都有俄罗斯交换留学背景,从教以来逐渐崭露头角。杨冉冉已在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拿到了二等奖。赵旭是山东大学俄语笔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执教以来迅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除此之外,学校还聘请了来自俄罗斯高校的教授作为俄语外教,让学生感受纯正的外教课堂。

除了专业师资,学校为俄语班办学搭建了“最强平台”。学校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喀山联邦大学等多所俄罗斯著名高校合作。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总统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均在66中成立俄语教学中心,66中在俄罗斯总统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成立了汉语语言文化中心。这在全国高中中难得一见。66中还作为首届常务理事单位加入了中俄中学联盟、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促进中俄俄语教学学校之间的交流。此外,66中与圣彼得堡455中学、新西伯利亚122中学等学校建立起友好学校关系。

基于这些,两国间学生的交流得以常态化开展。在跨国研学、空中课堂等多形式的交流中,66中学子逐步成长。在各项重要的赛事活动中,也频频出现66中学子的身影。例如在由省教育厅指导的历届“相约上合杯”俄语大赛决赛中,66中学生都能捧回一等奖奖杯;在“欧洲马赛克杯”城市外国语大赛中,66中学子多次获得一等奖。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