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培训:市教科院党员下乡进课堂,帮语文教师找准教学着力点

2023-05-06 20:31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开展“党员先行 送教助研”活动是青岛市教科院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青岛市教科院与“强镇筑基”试点乡镇的中小学校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融入课堂教学、师生发展等各方面。5月5日,青岛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党员代表崔志钢走进西海岸新区泊里小学听课、评课,并为泊里镇和大村镇的小学语文教师做了一场《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问题与突围》讲座,帮助他们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

崔志钢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为乡镇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校本教研等提供指导、支持,作为一名党员,自己将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帮助学校解决教研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泊里小学语文教师赵奕昕执教了五年级《跳水》一课,她先是借助看图猜字的小游戏,引出本课“跳水”这一主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设计了重难点字词闯关、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学生上台叙述故事等环节,层层递进,引导着学生一步步探索,最后聚焦到船长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互动、畅所欲言,就连听课的教师也感觉一堂课时间太短暂,令人意犹未尽。

评课中,崔志钢肯定了该节展示课的生动性和高效性,他认为教师采用启发式、点拨式、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不断激活课堂,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尤其是课前演讲和课中讲故事环节,学生语言流畅,轻松自如,可以看出教师平时注重对言语表达的培养。而且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有意识地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

为了让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贴合新课标的要求,崔志钢特别分享了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策略。在新版语文课标中,“研究”一词出现了49次,“实践”一词出现了46次,这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学科探究实践活动中,在做中学。只有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才能有效实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崔志钢以《认识果园》为例,进行了详细阐释。该课目的是训练学生言语交际表达,以校园里学生熟悉的果园为主题,分别设计了“宣读开展认识苹果活动的通知,组织学生座谈并转述家长”“参观果园,聆听农艺师介绍,并向家长介绍”“筹办苹果展览会”“制作海报”“举办展览会,为师生讲解”“为报社写通讯稿”等活动任务。不难看出,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循序渐进地学习,而且将语文与美术、劳动、科学等学科相融合。

崔志钢提醒教师们,在设计活动时要加强知识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此外,崔志钢还结合《小英雄雨来》、神话故事长廊等案例,介绍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素。

在崔志钢的指导下,各校语文教师分享学习收获,各抒己见。泊里小学教师马泉颖说,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是学习任务,任务不是要求,而是在真实情境中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习任务群有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三个特点,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大概念、单元目标、任务情境、学习流程、学习支架、学习资源、教学评价、作品等要素。

大村小学教师王芳说,通过此次活动也发现了自己课堂教学问题所在,这场讲座就犹如及时雨一般。今后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读语文新课标,设计更多富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泊里小学校长王茂宗表示,此次活动使学校的语文教师有机会获得市教研员面对面、零距离的指导,让大家切实了解到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今后大家也能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更深入研读课标和教材,扎实开展集备教研,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