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4月12日,青岛市海洋教育学科基地学校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暨青岛嘉峪关学校省级教学成果推广会在青岛嘉峪关学校举行。嘉峪关学校校长刘群做了题为《以海洋教育为支点 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经验介绍,向与会专家、教师分享了学校以优质的海洋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海洋与STEM融合育人为抓手,通过多路径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师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典型做法。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校课程教研员马伟林、青岛三十九中海洋教育教育集团总校长白刚勋、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副主任刘琨、青岛各区(市)小学海洋教育教研员及海洋教育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教师王山主持。
王山阐述了海洋教育学科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青岛市、市南区海洋教育学科基地校——青岛嘉峪关学校的建设情况。嘉峪关学校副校长丁吉鹏从建设目标、教师团队、建设基础、发展规划、重要举措和保障措施六个方面汇报了海洋教育基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在课例展示环节,嘉峪关学校教师于洁执教了海洋+STEM校本课程《海洋牧场》一课。于洁采用项目究式学习方式,以“如何修复学校微型海洋牧场”这一真实问题为导向,通过“鱼礁、藻礁”搭建、海洋生物、水质洋流等小组的探究,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动手搭建海洋生态修复型牧场模型,并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模型搭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圆桌论坛上,嘉峪关学校“海洋+STEM”核心研究团队成员,“嘉师CEO”工作坊主持人崔元元,嘉峪关学校五年级六班学生林玥含、嘉峪关学校五年级二班学生家长王坤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青岛嘉峪关学校海洋博士讲师团负责人姚建亭从不同的视角介绍了学校省级教学成果《“‘轴心融合式育人模式’:指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小学STEM教育实践研究”》。
白刚勋从项目学习的角度对展示课例进行了点评,对本堂课巧妙地教学设计、先进的课程理念、真实的学习情境、有效的学习效果给予了高度赞扬,对嘉峪关学校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的典型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马伟林对此次活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希望嘉峪关学校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市级海洋教育学科基地,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马伟林表示,下一步,基地校将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深度融合、海洋教育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海洋资源建设、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等方面继续深入思考。
会议结束后,与会专家和教师还参观了嘉峪关学校的海洋馆和STEM学习中心,观摩了海洋类、STEM活动类的各个社团的活动。本次基地校展示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指明了基地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嘉峪关学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度打造学校“蓝海嘉园”海洋教育品牌,努力开创学校海洋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