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大学路小学、市南二实小教育微集团:把书法展搬进社区,家校社协同弘扬传统文化

2023-04-12 11:27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今年二月,“青岛大学路小学-龙江路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正式挂牌启动,拉开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序幕。4月11日,大学路小学、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微集团书法展暨服务站书法教育实践活动在龙江路社区举行。活动不仅为微集团的师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吸引了家长和社区的书法爱好者,让居民零距离享受书法艺术的大餐。

大学路小学校长张文龙认为,育人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还离不开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把学校活动搬进社区,让家长和居民广泛参与,能够共同将家庭教育和社区服务做好,形成家校社协同联动,更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此次活动是深化集团化办学一个新节点,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举措,更是市南区推进“强基层基础、到基层领干、为基层赋能”工程的深刻体现。学校将以服务站为纽带,整合家校社三方资源,实现三者同频共振,达到“1+1+1>3”的效果。

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毛小园表示,微集团自成立以来,以造就新时代的“积极成长者”为目标,创造性地建构了“1+N”项目式运作模式,其中的“1”就是“书法教育”。微集团以中国传统书写文化为抓手,开展书法文化培训、研发书写校本教材、打造书法联合社团、培养书法骨干教师四个维度,育心育德,造就栋梁之才。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存,蕴集了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展厅,各类书法作品琳琅满目,一幅幅佳作渐迷人眼,既有力透纸背的锋骨,也有行云流水的酣畅,还有轻描淡写的婉约。此次书法展共收集了两校师生和家长的硬笔书法作品3000余篇,软笔书法近200幅,册页6本,以及50米硬笔长卷,充分展示了微集团成立两年来立足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书法教育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欣赏佳作之余,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兴致被点燃了。活动现场,学生和社区居民迫不及待地提笔创作,并相互交流探讨握笔、蘸墨、运笔、点画、收尾等手法,艺术氛围十分浓厚。大学路小学还邀请了重量级嘉宾——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青岛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耀辉,并聘任其为服务站的书法教育专家。大家纷纷拿着自己的作品,围着专家请教,专家对作品逐一进行指导和纠正。

本次活动还展出了大学路小学自编的书法校本教材,以及微集团各学科作业本、改错本、积累本1000余本。其中,大学路小学自编的书法校本教材吸引不少师生和家长驻足观摩。据了解,该教材或以图文解述,或以要领提示,培养学生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同时采用读帖、描红、临写等方法,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练习。此外,教材收录了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全部生字、重要的词汇和优美的文句,使学生既能复习课本知识,又能强化良好的书写技能,可谓一举多得。

书法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增强了他们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大学路小学学生陈胤恺说,自己特别喜欢书法,每天都坚持练字,今天看到了更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以后更要写好中国字,将中国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任贵琪说,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能够在这里展出,感到十分自豪,同时感受到了软笔书法的美,今后也要学习软笔书法,还要带动爸爸妈妈一起来练习,共同弘扬书法文化。

“这样的活动就在家门口,既能学习传统文化、增长技艺,还能陶冶情操,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支持学校开展类似的活动。”大学路小学家长马女士说。自孩子在校学习书法以来,马女士表示自己也深受感染,平时还会和孩子一起练习,今天特地起来观摩学习。社区居民董女士表示,一进展厅深感震撼,篆隶楷行草和硬笔书法齐聚一堂,给书法爱好者们搭建了欣赏和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墨宝体验,还能沟通彼此的感情,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青岛江苏路街道龙江路社区党委书记王效利表示,此次活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得到充分延伸,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协作。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长期坚持,系统设计和安排,并形成长效机制。社区将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让“三基”工程在龙江路社区更好地落地赋能。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