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胶州三中:南下甬城问道新高考,厉兵秣马锻造教育“尖兵”

2023-04-04 17:2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新高考改革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要让教师们走出去,吸收新思路、新方法,各取所长,顺应新高考之变,成长为更高水平的教育‘尖兵’,带动学校教师队伍向更高素质迈进。”肩负这样的使命,4月1日至4日,胶州三中38名骨干教师组成“新高考 新征程”主题研修班南下甬城——宁波,汲取新高考改革先行地区的优秀经验,助推学校育人质量再攀新峰。

名校长“传经”,送来教育教学新思路

“我们的教育行为到底改变了什么?”“与学生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真的是在做教育吗?”“如何判断我们的行为是教育行为?”研修第一天,宁波市效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贤明以“教师的专业特质与核心素养”为主题,与研修班的老师们一起探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的特质、核心素养,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探讨一开始,王贤明便发出了“三连问”引起了老师们的蹙眉凝思。

在王贤明看来,教师的专业特质是服务,通过专业的服务改变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进而改变整个社会。“说白了教育学就是关系学,而师生关系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随后,王贤明从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角度细致说明了如何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班主任教师为例,王贤明建议通过一次小小的班规变动、一件班内棘手的事情处理、一次成功的师生谈话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将由此产生具体事例形成自己的班主任故事、班级故事、家访纪实等。“而这些教育细节,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老师们研究的课题。”这一建议让老师们频频点头,深受启发。

研修过程中,宁波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正教授级教师邵迎春也为老师们送来了教育教学新思路。邵迎春认为,宁波中学之所以成为新高考改革的典范,在于学校善于以成功促成功,以优势促优势,各个方面都给足了学生成就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作息时间的规划上,学校贴心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生物钟不同,针对鸽子型、夜莺型的学生,设立早读班和晚修班,让学生可以做时间和学习的主人。在班级的命名上,学校充分彰显班级个性,如王阳元数理班、屠呦呦科创班、朱自清文创班等。“学生每次说出自己的班级名称,都满是自豪,流露出强烈的班级归属感。”邵迎春说道。

而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邵迎春介绍,宁波中学提出建构三个层级的课程群:一级课程满足高考需求,强调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二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特色选择,三级课程面向竞赛和专业,侧重拔尖人才的培养。

“沉浸式”寻访,揭秘名校治学之道

宁波市鄞州中学建校于1952年。作为省级重点中学,鄞州中学高考成绩不凡,2022届学生高考特控上线率为92.1%。学校究竟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教育教学成绩?4月3日的研修中,老师们走进鄞州中学课堂,聆听了10个学科的课程,并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沉浸式、多角度探寻这所甬城名校的治学之道。

“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组织结构变革和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办学效益,是我们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学校副校长朱云方介绍,教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学校形成了校党委、教职工代表大会、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家长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六大治理主体,管理过程中,实行“部门定标准、年级抓落实”的运营模式,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同时,学校注重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合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将教育效益最大化。”

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学校德育处主任任利那介绍,德育方面,学校秉承“六个一”原则,即让学生有用一种经历、让学生承担一份责任、让学生学会一个规划、给学生搭建一方平台、给学生提供一次选择、给学生设计一个话题。任利那还细致解读每个原则背后,学校是如何具体执行的。例如,学校通过举办典礼仪式、文化节和体育节让学生拥有一份经历,通过实施绿卡制度,拿到“绿卡”的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晨读、是否上自修课等,给学生提供一次选择。

有关高考备考方面,学校副校长沈惠君从新高考综合改革、高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常规、高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四个一”三个方面交流分享。沈惠君表示,新高考以素养立意命题,增加了阅读量、信息量,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新高考,学校增加了阅读课,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在学科学习上,学校强调数学优先,早晚自习时间学校会提醒学生优先完成数学作业;针对高三学生,学校每周会设置一次6个学科的限时测试,早、晚自习时间增加英语听力训练。

“将经验‘带回去’,让学习成果‘走出来’”

“在鄞州中学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学生是为自己而学,学生听课很认真,授课过程中老师很少耳提面命,听课、学习更多依靠学生的自主性。”“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鄞州中学高一数学课,课堂上老师选取了比较有难度的数学题目,让我也不禁跟着学生们一起做了起来。”“邵校长是一位对教育改革非常有魄力的校长,谈到教育她神采飞扬,充满了干劲,令人钦佩。”……四天的时间,教师们手中的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闲暇之余,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王贤明校长讲到教师如何拥有终身学习和研究的能力,给了我很大启发。课题研究可以从细节做起,一堂课例、一个案例、一道题例里面都有很大学问,值得我们细细研究。”胶州三中教师任光燕表示。

胶州三中教师于世洪表示,新高考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考中呈现出来的学科素养考查导向,要求教师要将教书和育人合二为一,把德育和学科教学合二为一,很多时候老师们对这些要求都明白,但如何做实做细?此次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优秀经验,接下来,要认真思考如何落实到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

“真的是不虚此行,这次研修让我能有机会了解高考改革的前沿,开阔了视野。”胶州三中教师刘娅楠表示,专家的讲座有深度、有广度,也让自己意识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

胶州三中校长助理高原表示,此次宁波研修之行是一次南北教育思想的碰撞,宁波是第一批新高考改革地区,在这里我们挖掘到了很多具有借鉴价值的新高考改革经验。“我们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将高考改革经验‘带回去’,让我们学习成果‘走出来’。”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