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2022年的青岛市奥赛获奖名单中,胶州这所中学的成绩不容忽视:荣获“信息学奥赛金牌学校”奖牌;信息学联赛省一等奖得主4名,总人数在青岛市高中中排第二;2人获得化学联赛省一等奖人数在全市占一半;获得生物学联赛省一等奖的人数占全市三分之一;1人获得物理联赛省一等奖…… 经过深入采访,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捷报频传的背后,是胶州一中二十余年的积淀,以及学校对奥赛一如既往的热情和支持。
“没接触过?那就从头开始学!”
胶州一中的竞赛工作始于二十多年前。在学校鼓励改革创新的氛围下,多位教师成长为学校的“本土教练”。
在如今的胶州一中,五位“本土教练”已是学校里响当当的明星。不仅是因为他们教学技艺精湛,还因为他们是大名鼎鼎的奥赛教练。他们分别是数学教练李彤、物理教练李光勋、化学教练赵军、生物教练薛跃奇、信息学教练周垂原。翻开这五位教练的履历,“青岛市教学能手”“山东赛区优秀指导教师”……数不清的荣誉背后,是几位教练二十余年的成长与积淀。
物理教练李光勋与获奖学生
生物教练薛跃奇与获奖学生
与其他地区的奥赛强校不同,胶州一中的奥赛完全是从零开始——师资、教材、学生,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就拿生物教练薛跃奇来说,他1993年从教,2000年左右就有了准备奥赛的心思。而生物奥赛的内容包含相当一部分艰深的大学课程,薛跃奇已有的知识储备并不足以应对如此难度的考试内容。
“那能有什么办法?只能买书回来自学。那时的学习资料也有限,更别说什么网课了,就是一盏灯、一支笔、一本书,一页一页地啃。”“就像从零开始修建一座摩天大厦。”那时的薛跃奇不仅要完成普通班级生物教学的任务,还要在业余时间完成奥赛内容的学习——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凭借出色的自学能力,薛跃奇还是出色地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并于2002年正式带领学生参加奥赛,一路走到今天。
是什么让教练们坚持了这么久?薛跃奇的一句话也许是最佳答案:“其实,应对高考的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繁重了,但我们依然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奥赛上。就是因为想在自己有限的从教生涯中尽量多地帮到学生一些。”
“奥赛可不是浪费时间!”
强基计划实施之后,奥赛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再加上奥赛学习内容本身的难度和需要花费的时间,让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望而却步”。事实上,在奥赛中获得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获得银牌及以上奖项的学生,可以获得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的资格。这些结果固然诱人,但在几位教练看来,奥赛不仅仅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敲门砖,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薛跃奇看来,参加奥赛是对学生心智的磨练,这段经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要备战高考,大多数学生只要跟紧老师的步伐就能考出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奥赛则不同,它的学习内容难度大,而且教师讲授的部分相对较少,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要求很高。而能在奥赛这条路上坚持到最后的人,即使没取得一个足够上北大清华的成绩,他的高考成绩一定也不会差。因为学生在备战奥赛的过程中提升的是综合能力,这对今后的成长十分有利。”
不仅如此,参加奥赛更能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对高考应试也大有裨益。对此,赵军老师解释道:“实施新高考之后,老师学生都说题目变难、变偏了,但在我看来就是奥赛题的变形,备战奥赛期间训练的解题思路完全可以用来应对高考。”
“需要什么?学校立刻办!“
从2002年至今,胶州一中的奥赛已走过二十一年风雨。但归根结底,奥赛并不是教师和学生的单打独斗,更需要学校给予支持和帮助。自开始备战奥赛,胶州一中就秉持着“质量、数量两手抓”的理念,毫不吝啬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任何方面的帮助。
胶州一中副校长范大林介绍,胶州一中的竞赛体系有“三保障”:一是保证高质量的生源。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学科教师会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参加奥赛,如果觉得不合适也可随时退出;二是从学校层面为奥赛学生协调出足够的时间。每名参加奥赛训练的学生都会由奥赛教练在周末和晚自习的时间单独辅导,并协调各级部和班主任对奥赛学生的竞赛学习、文化课学习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三是保证奥赛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五位奥赛教练会根据各学科特点提前制定教学计划,构建相对完备的学科竞赛培训体系,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容高效地完成奥赛学习任务。
正在上课的信息学教练周垂原
同时,为了让奥赛更好地服务学生,学校为各学科竞赛准备了专门的教室、实验室,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2021年,胶州一中成立了专门为奥赛和强基计划服务的“强基竞赛部”,将奥赛、强基计划和高考三部分进行融合管理,保证学科竞赛辅导和高考课程学习“双管齐下”。范大林介绍:“我们是让奥赛支撑高考,做高考的‘领头羊’。毕竟,奥赛成绩上去了,高考那就是‘降维打击’。”不仅如此,胶州一中还十分注重奥赛教练的培养,外出培训、内部经验分享是教练们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学校的奥赛教练经常会主动要求外出培训。只要教师有外出学习需求,我们也一定会努力满足。”
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教练们的奥赛教学热情十足。因为在教练们看来,有了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胶州一中的学生定能心无旁骛地勇攀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青报教育在线 焦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