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最近的青岛五十九中,你可能会看到一些稚气未脱、身着不同校服的“特殊访客”。他们是来自市南区实验小学、嘉峪关学校、镇江路小学的毕业班学生,应五十九中的邀请来参加“携手向未来,最优共成长”校园开放季活动。本次活动从3月29日持续至31日,每天邀请不同学校的毕业班学生进入校园,从由同一所小学毕业的师兄师姐的分享和自己的亲身观察中提前了解、体验真正的初中生活。
“初中的校园可真大呀!”“初中生都长得这么高吗?我也会长这么高吗?”一步入五十九中的校园,小学毕业班学生就发出了感叹。尽管满心好奇,学生们还是跟随老师脚步进入了报告厅。校园开放季活动正式开始。
来自市南区实验小学的毕业班学生听取了学生代表王紫懿、刘家宇真挚的分享;毕业于嘉峪关学校的王一伊、王颢程向自己的师弟师妹分享了自己在五十九中学习、生活的体会;一片欢声笑语中,镇江路小学的学生听取了来自韩洛瑶、蔡宜臻真诚的分享。学生代表们落落大方的表现和干货满满的分享让学生提前了解了初中生活,一同参与活动的吴秀伟校长、郭宗胜副校长那亲切的笑容更是打消了毕业班学生关于初中的种种疑虑。
听完“直系”师兄师姐的分享,毕业班学生抓住机会,开始七嘴八舌地发问,想进一步了解初中生活的细节:“初中的课堂时间会不会很紧张?”“初中的作业会不会比小学多很多?”“初中的食堂好吃吗?”“上了初中大家都会近视吗?”……好奇的毕业班学生围绕初中课程、生活、时间管理、作业等方面问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无论问题多么“刁钻”,来自五十九中的学生代表都真诚、毫无保留地进行了解答。一时间,报告厅里笑声、掌声不绝于耳。
除了日常生活,初中知识的难度与广度也是小学毕业班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五十九中特地安排了“同上一节课”环节,由初一学生和六年级学生一起听五十九中的初一教师授课。五十九中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初中学科特点出发,贴心地为毕业班学生安排了物理课、语文课和数学课。
29日,市南区实验小学的毕业班学生学习了五十九中物理教师王璇执教的《神奇的力量》一课。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王老师充分考虑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基于声、光、热、电、力等自然力量为学生准备了惊喜连连的互动实验:土电话、激光破气球、纸锅烧水、心电感应、开口气球,妙趣横生的实验让同学们充分领略了物理的魅力。
30日,五十九中教师孙倩为嘉峪关学校的毕业班学生带来了语文课《安塞腰鼓》。孙老师从最基础的字词开始,一步步带领学生进入那个慷慨激昂的西北腰鼓世界。同时,孙老师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文章层层叠叠的短句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旺盛生命力。整堂课内容丰富且不失内涵,为小学生打开了初中语文的大门。
31日,镇江路小学的毕业班学生与初中学长学姐共同学习了五十九中数学教师李晓蓓的《探索规律》一课。李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消除了初中生和小学生之间的隔阂,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是让不同学段的学生一同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出了图形与点的规律,并为初小衔接必备的数学思维打下了基础。
既然已经来到了五十九中,怎能不体验这里的“拿手好菜”——金鼎课程?金鼎课程是五十九中的特色校本课程,秉持“以学习求发展”的课程理念,目前已开发出25门较为成熟的课程,并有两门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发了部分成型的初小衔接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五十九中毫不吝啬,拿出了地理、历史、绘画、组装四门项目式体验学习供毕业班学生“享用”。来自各个小学的“准初中生”们也立刻被这些课程吸引:历史教室里,初中学长学姐带领大家回顾红军长征的点点滴滴;计算机教室里,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做了一个声控灯……
最值得一提的是墙绘。在操场的围墙边,学长学姐与“准初中生”们用颜料和画笔,一起绘出自己在小学母校的回忆,许下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一条条线条将友谊联结,一块块颜料将这天下午的美好回忆永久珍藏,孩子们一笔一画的墙绘让这面普普通通的围墙变得珍贵无比。
事实胜于雄辩。无论在此之前对初中生活有着多少担忧和困惑,经过五十九中的校园开放季活动也都会得到解答。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嘉峪关学校的范一一说,五十九中的初中生看起来更加稳重,希望明年的自己也能成为他们的一员;来自镇江路小学的曲梦瑶则对自己的初中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不仅如此,参与分享活动的学姐王紫懿也表达了自己帮助学弟学妹的感受:“我也经历过小升初的迷茫阶段,也深知能得到别人帮助的快乐。能参与此次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暑假过后能在校园中看到来自区实验小学的身影。”
据五十九中的政教主任赵迪介绍,这次的校园开放季活动是五十九中为贯彻落实“小初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在“一体打造,一体发展,创建优质教育品牌和谐学区”共同愿景下而特意举办的。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家长代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增强小学与初中之间的沟通,让初小衔接不再成为小学毕业生的“拦路虎”。
青报教育在线 焦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