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用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展示名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主张是市南取名师培训班的特色。3月24日,市南区名师培训班全体学员齐聚青岛香港路小学,开展“师说——我和团队的故事”班级论坛活动。经过前期全员参与、小组推选和研讨打磨,5位名师班学员讲述了自己和团队的教育故事,他们从小切口、多视角生动地呈现了市南名师和团队的精神面貌。
青岛金门路小学教师于青青以《倾囊相授传智慧,青出于蓝胜于蓝》为题,分享了自己和三位新教师的故事。于青青用心用情地指导三位青年教师运用朋友圈展示班级工作,凝聚班级力量;身体力行地为新教师做榜样,引导她们对待工作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在于青青的带教下,三位新教师快速成长。这些故事传递出的不仅是于青青的教育智慧,还有对新教师的细致指导和倾力帮带,这是市南教师团队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
青岛第五十一中学教师王珺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题,娓娓讲述了自己追随姥姥和姑姑的脚步,在杏坛育人、用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发展的经历。面对学生的无声对抗,她用宽容和尊重化解;面对满是油污的作业,她用细心和接纳改变。两个教育故事中,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形象鲜活生动,王珺“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跃然而出,在平凡中彰显着师爱的伟大。
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师张洁以《转角遇到爱》为题,讲述了三个小故事。“我要找我们的老师”“我从后门进入教室”再现了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质疑、不信任,她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学实力扭转现状,把学生和家长凝聚成团队、共赢成长的场景。“赛课”的故事展现了她从“不愿意参赛”到“比赛促发展”再到“助力青年教师参赛”的过程,这其中有名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也有对名师带动作用的践行。“用一辈子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成就学生”成为市南优秀教师的画像。
宁夏路小学教师丁伟红讲述了她和家长团队的故事《爱与责任 双向奔赴》。从“防疫不防爱”引领家长在网课期间制定家庭公约来改善亲子关系,提高网课学习效率,到携手家长、通力合作,用舞台剧《我爱我家》登上青岛春晚,丁伟红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凝聚并带动了家长团队,为家校协同育人搭建了一片万里晴空。
洪泽湖路幼儿园园长王晓彦讲述的是《牵手,因为爱和远方》。王晓彦通过一封信、一首诗引出了团队故事。作为园长,她肩负着培养新教师的重任,一封封饱含真情的书信,敲开了年轻教师的心门,“勤谨”的48字箴言给了新教师团队努力前进的方向和规尺。她带队奔赴贵州支教的92天,她和团队老师们“组团式”“点对点”精准帮扶,让山里的孩子看到了山外的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市南教师团队的大爱和担当。
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从故事本身、故事背后、故事延伸三个角度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围绕“五个故事、五点感受”总结出了五位讲述者在故事中折射出的“富有爱心、充满活力、拥有智慧、勇于挑战、善于合作”的市南名师形象。同时,于庆丽也分享了自己和团队的小故事,让现场的老师感受到齐鲁名校长的格局、智慧和教育思想。
市南区名师培训班班主任杨国青鼓励名师班的老师们,做教育的智者,在实践中凝炼教育智慧和教学主张;做教育的有心人,记录并传播自己和团队的教育故事;积极参与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日报社推出的“青岛教育故事”活动,让市南教育故事与更多的人遇见,展现市南教育团队的生动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最优教育在市南”品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