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家门口学校建设如何?如何防范校园霸凌?这场在线交流“热气腾腾”

2023-03-15 09:00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3月14日,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东做客“民生在线”网谈直播间,围绕“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回应百姓关注的教育民生话题。一时间,直播间里“热气腾腾”,困扰着网友们的教育问题也在这场交流中答案清晰。

学校建设依旧是百姓关注焦点

“城阳天康路高中有没有开始施工?”“上王埠中学何时能竣工交付?”“株洲路的保障房配套小学建设有何计划?”……家门口学校建设的进展是每次网坛中家长们提问最多的问题,此次网谈也不例外。网谈还未开始,家长便在留言区里纷纷留言,释放着对家门口新学校期待的信号。

面对网友们关切的问题,韩东逐一作出答复。韩东表示,天康路高中项目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5年完工,值得一提的是,为缓解招生压力,2023年城阳区实验高中(天康路高中)计划租赁北大培文校舍提前招生。上王埠中学项目已列入了李沧区重点项目,由李沧区区属平台公司投资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株洲路保障房配套小学规划为36班,前期该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设计、立项、测绘等工作,因片区产业园规划调整,原规划学校地块需随之进行调整。李沧区九水东路小学目前正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上合经贸学院被列入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康复大学(筹)正在加紧推进“去筹招生”等工作。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好上学”“上好学”,过去一年来,青岛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制定实施了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12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5%,优质园占比提升至70%;30余所新建学校实现高起点办学,50所初中学校快速成长;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市,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建成启用,康复大学(筹)基本完工,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2023年,我们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全力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全力开创优质资源倍增新局面,全力提升教育服务城市发展能级,着力构建城乡协调、优质均衡、质量一流的教育服务体系。”韩东表示。

对校园欺凌不宽容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心愿。网谈中有网友提出,青岛是如何防范校园霸凌?如何进行法制教育?韩东表示,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青岛市教育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对校园欺凌不宽容”的原则,加强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加大经费投入,注重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韩东表示,在防止校园霸凌方面,首先市教育局加强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一是利用“青岛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加大预防学生欺凌安全教育力度,将预防学生欺凌知识、常识教育,按照必修地方课程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二是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示范区(市)、校(园)创建和安全教育课程量化考核,真正实现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三是狠抓法制普法宣传教育,将法治教育活动纳入中小学课程并融入“十个一”项目,在全国率先分年级分专题开展普法教育示范课例,构建起贯穿中小学各阶段的普法教育课程;四是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等实际情况,选用了不同的法制教育必修教材,推行校园“法律宣讲进校园、法制宣传进校园、依法治校进校园”活动有序开展。

市教育局加强联合治理,净化周边环境。一是建立由教育、公安、民政、司法、法院、检察院、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参与的反校园欺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行动和“校园及周边治安联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举办“关爱儿童成长 预防学生欺凌”和“生命关爱”—— 青岛市“呵护成长·幸福家”主题活动,全市开展专家预防学生欺凌巡回讲座100余场;二是完善学校“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上、放学时段,校门口附近有专门警力开展巡逻;学校聘任公、检、法等部门人员为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承担法制教育工作;三是各学校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一键式”报警等紧急报警装置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的指挥平台,建立了校园安全网上巡查系统,提升了监督检查效能和应急反应能力;四是公安部门将学校安全纳入网格化巡查,加强了对各类涉校、涉师生信息收集掌握,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同时,市教育局通过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学生应急处突能力。一是强化“市、区市、学校”三级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富的安全管理干部培训班,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组织全市13万名中小学生开展安全应急体验活动,实现“安全教育理论与学生亲身安全体验”相结合。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小学安全应急文化活动,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应急意识,提高安全应急避险能力;四是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制作预防学生欺凌题材的校园安全宣传片和宣传册,同时在校园内建设预防暴力安全文化宣传专栏等;五是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预防因为心理疾病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持续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生存教育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持续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生存教育,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安全教育的工作力度,不断健全安全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成效,切实维护学生生命安全。”青岛中小学如何推广安全教育课?这也是网友关心的事。韩东介绍,近年来,市教育局坚持以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为目标,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凝聚安全教育合力,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据了解,我市中小学使用省定《安全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全面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中,每两周一个学时,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进行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安全警示预防作用,全面落实“1530”安全教育警示制度(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和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通过常态化教育、经常性提醒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我市建立寒暑假前“上好三堂安全课”制度,其中一堂即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课,重点讲清假期中学生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引导学生多学习掌握生存技能、自护方法和应急处置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

同时,我市积极创新安全教育形式。一是丰富安全教育专项活动载体。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寒暑假专题活动、安全教育日活动、5.12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教育活动、开学安全第一课和119消防专题活动等,各学校通过发放家长一封信、家长会、“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专题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提高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二是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坚持把提升学生自救自护能力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自2016年起,将学生应急安全体验活动作为市办实事,每年安排全市10万余名学生参加应急安全体验培训,通过消防体验、自然灾害体验、交通体验、医疗救护培训、人民防空体验、防溺水体验、食品药品安全等“互动式”“情景式”“体验式”,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三是积极推进学生生存教育。2014年,青岛市出台文件,要求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游泳课。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学生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2021年7月21日,市教育局出台了《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生存教育指导意见》(青教通字〔2021〕83号),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进学生生存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相关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系统传授生存知识,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帮助学生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2022年,组织全市首届中小学生生存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

岛城多所学校午睡开启“躺平”模式

“最近,委员建议将中小学生睡眠质量纳入考核的话题上了热搜!广东、河北、浙江等很多地方的城市中小学已经安装‘午睡神器’。”两会的教育热点话题,与岛城家长学生息息相关。有网友提出,希望岛城中小学也能设置上让孩子躺着午休的“午睡神器”装备

韩东表示,在探索学生午休睡眠方面,岛城部分学校有很好的做法,如胶州市正北小学为一年级学生订制的多功能课桌,既可以当课桌又可以当午休床;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调整教室桌椅布局布置折叠小床;青岛宁德路小学利用空余教室配备折叠床。还有一些学校通过在教室或走廊增加防潮垫、开放专用教室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躺睡的条件。市教育局已将这些学校的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鼓励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探索适应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午休方式。"目前,可躺式课桌椅和折叠隐藏式平躺床尚属于教育装备新产品新发明,市教育局会持续跟进关注,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同类产品安全性和适应性后进行统筹施策,为进一步提升包括学生午休质量在内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障水平做出新的尝试。"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