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学校的指导。或许很多班级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某个孩子上课时频繁接老师话、因一点小事和同学大吵大闹、无缘无故踢打同学……如何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找到有效解决的办法,为此,青岛莱芜一路小学于3月1日邀请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高卫星做主题讲座《沟通从读懂对方的需要开始》。讲座通过剖析学生各种言语、行为、情绪等背后隐含的心理需求,不仅帮助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让班主任能够更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助推家校共育。
讲座中,高卫星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叙述理论和观点,而是和老师们进行互动,询问老师们遇到的困难。“我们班有个孩子经常接话,怎么说也不听,很影响课堂秩序。”了解后,高卫星引导老师们观察和分析学生,当这个孩子上课接老师话时,其他同学的目光就会看向他,这时他内心会得到一种满足感,这缘于他平时很少被长辈或同伴所关注,所以会以这样的方式弥补需要。
讲到这里时,高卫星由此引出人发展的五种需要,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孩子各种问题行为背后往往都是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例如,有的孩子放学见到妈妈后,会不停地喊“妈妈”,可能他并没有什么事情要说。其实,这是孩子社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社会需要是一种情感需求,表现为人与人情感的互动。
高卫星进一步解释,有的孩子在学校待了一天后,特别想妈妈,想跟妈妈互动,所以会频繁地喊“妈妈”,并期待妈妈的回应。她分享道,一位母亲开车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孩子在车上喊了18声妈妈,这位妈妈每次都对孩子回应着“唉”。下车后,这个孩子突然对妈妈说“妈妈你真好!”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耐心地给予孩子回应就可以。
在高卫星借助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下,老师们恍然大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纷纷将自己管理班级的难题拿出来交流。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与学生相处,高卫星还借助绘本《彩虹色的花》中的语句,带老师们细细品味沟通的艺术。在该绘本中,小蚂蚁要过一处水洼时遇到了困难,彩虹色的花得知后,对它说“是这样啊。那你爬上来……”。
高卫星表示,对于小蚂蚁过不了水洼,彩虹色的花并没有夸大事情的难度,也没有否定小蚂蚁的能力,而是说了一句非常可观的话“是这样啊”。“这就是共情的能力,共情是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高卫星说,无论和学生沟通,还是和家长沟通,只有共情之后,对方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这使才能了解到对方真实的想法。
整场讲座既有生动的案例,又不乏实操性的方法,在场老师无不获益良多。教师刘晓梅说,当看见孩子洗袜子时,要肯定他动手的态度,可以说“竟然学会洗袜子了”或“比上次洗得干净了”,提高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评估,让其找到价值感,而不是否定他做得不尽如人意。将这样的事例讲给家长听,远比告诉家长“要鼓励孩子,肯定孩子”,更容易让家长理解。
教师李倩表示,只有了解了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需求,才能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不能与之对抗,要等他情绪稳定后,再仔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启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必要时给予建议。这既是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技巧,也是指导家长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
莱芜一路小学杨光主任表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新时期班主任的职责,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希望老师们通过今天的培训能够有所思、有所悟,在今后工作中多一点对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理解,多一点对沟通艺术了解,从而科学理性地面对家长、指导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