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这个知识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在讲解时可以加入中考链接。”“这节课应该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导学案的设计应围绕学生思维的提升。”2月24日,在莱西市日庄镇2023年强镇筑基初中数学学科专项培训中,日庄镇中心中学和日庄镇院里学校的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对集备内容各抒己见。当天,培训专家“坐镇”现场,观摩指导老师们集备,并带老师们重新梳理导学案和课堂设计思路,夯实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和素养。
能够有机会与名师们面对面、零距离地开展教科研活动,两校数学老师都非常珍惜,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培训中,两校老师共展示了六年级《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乘多项式的应用》四课时的集备内容。听完老师们的集备后,专家发现,这四节课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老师满堂讲、学生重复练,这显然不利于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也透露出老师对集备内容把握不准。对此,专家直言不讳,让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为了帮助老师们从思想上转变对集备的理解,专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备课是备什么?老师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到点子上。这时,专家娓娓道来,介绍说,新课标中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加入了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句话的关键是“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老师教的过程中,这就是要求老师关注学法。另一方面,新课标中还提出了项目式、跨学科、大单元等形式,这都是提升素养的教学方法。因此,备课实际上就是备教法和学法。
集备中,专家还帮老师们找到一个显著问题,那就是导学案中的内容设计不合理,只适合中等偏上层次的学生,这导致优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专家认为,一张合格的导学案、一节好课应该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因此老师们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知识直接“搬”过来。例如在讲解一些公式时,教材中虽然没有公式的推导过程,但推导公式却是提高学生思维含量的重要途径,比公式的应用更为重要。而对于待优生,则要设计难度和目标较低的导学案,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他们能从中找到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这就需要老师们全面了解学情,实施分层教学。
对于当下九年级正在开展的一轮复习,老师们也犯了难,班级里待优生比例较大,如何在这最后一段时间里提升他们的成绩呢?专家毫不保留地“传经送宝”,他表示,老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定一个目标分数,然后给他们找出能得分的知识点,每天滚动练习,如今天练倒数,明天练相反数,后天练绝对值……周末宁肯让学生少做套题,也要让他们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厘清知识间的脉络。
此次培训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和帮扶作用,促进了区域间教师的沟通交流。短短一天的培训转瞬即逝,老师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如获至宝,期待专家下次进课堂深入指导。日庄镇中心中学教师程绍杰说,一要实行分层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两极分化后的必要应对措施;二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真正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三是让赏识推动课堂的高效发展,在课堂上以表扬的形式来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尽量给予更多的孩子表现的机会;四是教师精心备课,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达到有效。
日庄镇院里学校教师乔国龙表示,今后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引导,自身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要做充分的习前引导,从基本知识和方法上做更新。一个题目首先要明确求解的目的,由目的引发一连串的求解思路,给学生展示不同思路下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本质含义。这样一个题目的讲解比进行题海战术来得更实在也更有效。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提质,教师先行。日庄镇中心中学校长邴福成表示,学校将以强镇筑基为契机,继续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备课磨课,研究学情,关注教法学法,希望在名师高屋建瓴的持续引领下,老师们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实现课堂提质增效,从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