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薄雾携春至,乍暖天还寒。2月21日下午,春风料峭,暖意融融的教室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你好!”“Hi!”青岛实验高中与白俄罗斯奥尔沙二中的学生们热情挥手,互相致意。青岛实验高中本学期“中国文化空中走廊”校本课程正式开课。
“中国文化空中走廊”校本课程由青岛实验高中通过互联网与白俄罗斯奥尔沙二中、俄罗斯喀山阿迪姆纳尔外国语中学和法国雷泽圣母高中等国际友好学校联合开展,致力于沟通八方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并培养学生成为包容自信的当代青年。课程内容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从青岛本地民俗、文化特色、历史发展沿革到中华传统节日、祖国大好河山等,丰富翔实,有趣生动。外国学生也可以在每节课的互动中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精神奥妙。
在本节课程中,仇晓晶老师带领中白学生共同走进我国最重要也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恰逢正月刚过,年味浓浓仿佛未曾消散,鞭炮声仍在耳边阵阵回响。仇老师从春节起源、“熬年守岁”等春节习俗、春节特色美食等三个方面徐徐展开这幅国人心中最美的“团圆画卷”。面对白俄罗斯同学们好奇问询,中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进行解答和介绍,侃侃而谈,知无不言,把置办年货、赶集、贴春联、大扫除、吃“硬币馅”饺子等等场景逐一进行栩栩如生的描述。谈到十二生肖和其对应动物的美好寓意时,老师和同学们惊喜地发现白俄罗斯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并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新年舞曲,中方学生邀请白方学生一起写“福”字。大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纸和毛笔,张奕博同学铺开毛毡,挥毫泼墨,向大家展示书写笔画和书写顺序,白方学生仔细观察后也学着执笔,迫不及待地开始书写,完成后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有些“福”字还融入了独具创意的兔年元素,深受大家喜爱。
白方同学纷纷聚在摄像头前仔细观摩,完成“福”字后欣喜地在镜头前展示,并纷纷为我校的“书法能手”们竖起大拇指。张奕博同学还现场书写了一副春联,并向他们送去了“四时多吉庆 八节永平安”的美好祝愿。
剪窗花是刘悦同学的拿手好戏。只见她来到镜头摆弄着红纸,边讲边剪,三下两下就变出一朵小巧玲珑的纸花。白俄罗斯同学们也拿起手边红纸模仿,看到自己也实现了这“指尖魔法”时,无不兴奋地离开座位向同学老师们展示。
最后,仇老师带领大家一同了解春节特色美食,同学们纷纷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向白方同学介绍,并讲解了食物的中文谐音与其蕴含的美好寓意,白方同学听得很认真,指着自己感兴趣的美食图片,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来到中国亲自品尝美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金乌西斜,在齐声诵读《元日》声中,本节课正式敲响下课铃。白俄罗斯师生感谢我校师生精心筹备并精彩呈现的这节中华文化课程,他们表示,这是难得的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并希望能早日来中国亲眼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我校学生也向奥尔沙同学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早日来学校参观,有机会一起学习生活。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疫情退散,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力气终于可以在这初春踏出第一个脚印,我们坚信彼此相聚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也将在这文化长廊上携手同行的路也将越走越远。
青岛实验高中一直重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成果突出,反响良好,近几年更是将“新人文”教育理念融合进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创新中外人文交流模式并取得优秀成绩:2017年学校获得青岛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荣誉,2019年成功承办世界友好城市青少年游学青岛夏令营,2020年成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学校,2021年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课题获得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2021年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国际化建设学校,2022年成功承办“青春青岛·中外青少年共话冬奥”系列市级活动。
青岛实验高中将坚守初心,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为国家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青年,办好“中国文化空中走廊”校本课程,以点到线,以线到面,密切校际沟通,扩大对外交流“朋友圈”,建好建实“中外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