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创新思政德育工作机制, 李沧区有这些特色做法!

2023-02-09 16:20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近年来,李沧区中小学思政德育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在日前公布的第七届青岛市教育改革成果评选结果中,李沧区教体局申报的“创新思政德育工作机制,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获评青岛市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进一步推动李沧区思政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近年来,李沧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精致管理、品质立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总目标,以“规范+特色”为指导思想,结合校情与学情,成立“校园文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审批机制,在提升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水平。

同时,李沧区打造校园红色文化阵地,实现“硬件+软件”双引擎育人。 在李沧区实验小学,有一条百米“红色励志长廊”,这是学校师生乃至全区师生的红色打卡地。讲解员通过自学为其他人讲解,又能在他人的讲解中学习,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在李沧区宾川路小学,有一面巨型国旗。学校将党的百年发展史用可翻转的红旗墙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党的光辉历程和成就根植师生内心。在青岛李沧路小学,31个中队打造了31个微党史馆。每个党史馆围绕自己的主题进行设计并配备两名讲解员,全校组成了一支党史讲解队伍,学党、讲党,开启学习党史的新形式。

建设校内外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思政课的效果。”李沧区教体局思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才能越办越好。

为此,李沧区率先在全市建立思政课特聘教师,从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聘请优秀模范、典型代表作为李沧区思政课特聘教师,结合他们自身经历,引导李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推动“校内课堂”与“社会课堂”的结合,不断拓宽思政工作新载体和渠道,凝聚校内外育人合力。

另外,李沧区还探索打造“公益组织建立校外少先队”工作模式,成立青岛市首个校外少先队组织,每周末、每月、寒暑假为学生提供公益少先队服务,辐射12个社区11所中小学2700多名学生,摸索出校外思政教育“有机制、有阵地、有队伍、有课程”新业态,让思想政治教育送到学生家门口。

思政教育不再唱“独角戏”

思政德育主题教育如何避免“唱独角戏”?李沧区创新实施“323”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法,通过党团队“三旗”共建、区校“两级”联动,家校社“三方”合育共同施行。

各所学校通过定计划、组队伍,搭平台、选阵地,进行主题宣讲和专题学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少年儿童的语言、用身边的生动事例、用孩子喜爱的时尚元素、生动灵活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培育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形成了李沧学子人人争当红色文化宣讲员、红色精神传播者的“党小萌”浓厚氛围。

擘画思政教育新图景

据介绍,近年来,李沧区承办、参与了省、市乃至国家级与思政相关活动,区域内加强各校交流,各种研讨会和展示活动都在不断提高全区中小学思政德育教育成果的转化和相互学习提升。如山东省暨青岛市“童心向党”教育实践现场观摩、青岛市青少年“红色大讲堂”、全国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推进会。

目前,李沧区1所学校获评全国优秀德育案列、2所学校获评山东省优秀案例、11所学校获评青岛市优秀德育案列,6所学校获评市级优秀德育实施方案,5所学校获评市级优秀德育校本课程,青岛李沧区实验小学在全市思政干部专题培训班上做《励志追梦,做最好的自己》经验交流。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