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

↓↓

等内驱力等到花儿也谢了,如何把孩子养成“自推娃”?

2022-11-24 14:54 来源:《教育家》杂志
Array ( [0] => 100 [1] => 99 )

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内驱力的培养是否存在“为时过晚”的问题?针对教育者的诸多困扰,本文邀请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及班级管理方面的专家为家长和教师答疑解惑,并给出相应建议。

访谈专家

张昕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赵伟志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郑学志 全国知名班主任、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执行校长

记者:在您看来,培养孩子内驱力的责任主体主要有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张昕:我的观点是,孩子天生就具有内驱力,因此内驱力不需要培养,而是要保护并适当加以引导。保护孩子内驱力的责任主要在家长,其次在老师。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和自主性,也就是内驱力的萌芽。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一般在两至三岁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后,最先做的一定是反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一味地逼迫孩子必须听话,甚至通过一些强化或惩罚的方式试图达成这样的目标,那么孩子就会有两种表现:要么很抵触,然后跟家长发生比较激烈的矛盾冲突;要么特别顺从,但这种顺从埋下的一个隐患是,以后当他需要独立做事或做决定时,没了家长的指令,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者就是典型的缺乏内驱力的表现——家长催着,我就去做,家长不催,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家长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无条件的爱,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内驱力,促使他们自主追求最好的自己。

赵伟志:在培养孩子内驱力这个话题上,家长和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主体。家长的责任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内驱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家长的认知是培养孩子内驱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内驱力来自童年时期受到的家庭教育,这部分力量要从家长那里获得。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需要做好角色转变。当孩子成长到十岁左右,家长要从“陪护者”转为“陪伴者”。十岁之前,家长需要保障孩子的安全,使其免受伤害。十岁后,孩子会渴望拥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家长的“陪护者”角色就要逐渐弱化,可以适当走得远一些,以“陪伴者”的姿态给予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关怀。

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工作,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自主学习。我认为内驱力主要由五个系统组成,它们分别是:目标系统、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支持系统、修正系统。家校合作就是保证这五个系统配合运转的重要方法。例如,家长可以和教师一起,为孩子做好精准的生涯规划,给予孩子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帮助孩子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激发潜能的目标。

郑学志:我很认同卡尔·罗杰斯的一个观点:“唯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内驱力培养的根本在于促成孩子的自我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是无能为力的,家长、教师甚至一些重要他人都能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们的内驱力。

有意思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一是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形式不应限于苦读、做题,孩子天然地会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产生好奇,教育者要重视孩子的念头,并积极回应,比如请他们分享或陪着一起深入研究。二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是“有意思”的。在学校里,我们把学科知识编成歌曲,把背诵变成戏剧表演,把答题变成“智慧王限时挑战”等,很多孩子学习起来兴致盎然。

具体的夸赞,帮助积极归因。当孩子取得一定成就或表现良好时,尽量少用“真聪明”“运气好”或“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表扬他们,因为前者不是孩子们能掌控的,后者则不够具体。要引导他们将“我思考得深”“我练习得多”等视作成功的原因,使他们明白积极主动的努力才是根本。

创设机会,增加个体成就感。要搭建平台、创造项目,让孩子们体会成功、享受成功,当他们尝到了“我很擅长”“我做得好”“我成功了”的甜头之后,不努力自己都不甘心。比如学校里,我们常这样做:给孩子们出作文书,让他们走班级星光大道,让同学研究他们成功的秘诀,请他们去其他班级介绍经验,等等。家庭里,家长可以向他们“求助”,拜托他们做有一定难度的事情等。这样的小点子不怕多,反复多次,“看见”并肯定孩子每次的进步,长此以往,他们的内驱力就“生长”出来了。

记者:很多家长表示,孩子进入青春期,学习上仍未形成主动性,但这时家长和教师已经很难再“推”得动孩子了。这种情况下,亲子矛盾、师生矛盾很容易被激发,家长和教师该怎么做?

赵伟志:我们首先要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再及时给予引导。一般而言,十岁之前,孩子通常会视父母为榜样。青春期,孩子的内心需求更加明确,“想成为自己”的愿望更加迫切。某些时候,孩子“不听话”的行为也是一种进步。

我们要承认,每个孩子都有价值感和驱动力,只是可能缺少契机而未被唤醒。如果家长固守自己的观点,不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就会出现亲子矛盾。例如,在谈论学习目标时,有些家长一听到孩子想要做明星,就立即表示反对。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太恰当。家长可以先询问孩子为什么想要成为明星,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在沟通中明确孩子的想法,找到值得引导的价值观,由此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意愿。

还有些家长自身表现出很强的付出感,觉得孩子的一切都来自自己,然后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家长要明白,孩子“因我们而来”,并非“为我们而来”。家长的“越界”行为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郑学志:“推”和“拉”都是外力,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我认为家长和教师可以提倡先进、鼓励争优,但不要急功近利。要坚信孩子天生是有内驱力的,保护比激发更重要。

研究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耐心研究孩子的兴趣爱好、内心需求等情况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诉求没那么复杂。有时仅是一个认同、一次志愿者机会,或是来自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能让他们活力满满。我们要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倾听他们的声音。另外,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教育者可以提供、帮助,但具体怎么走应由他们自己决定。遗憾的是,一些家长只空喊要求,自己都不能领航高飞,还要孩子笨鸟先飞,矛盾怎会不尖锐?

凝练教育智慧,建立自支持系统。比如自我检测系统、自我暗示系统。例如,我给害怕写作的孩子设计自我激励程序,每次写作前默念三句话:“即使我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我也能写出一段好文字。”“哪怕我一段好文字也写不出,至少能写好一句话!”“每个人都能够写好一句话,让我的作文从写好一句话开始!”他们的自信心得以逐渐树立,也更愿意行动。

张昕:我觉得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时家长不懂得去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孩子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他不是从某个时间点突然变成这样的。所以当家长发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推不动”的时候,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个孩子适合干什么、兴趣在哪里,都不尽相同,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学习上培养出内驱力,但绝大多数家长并不能理解或者说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有的孩子对于学习的确没有那么喜爱,甚至会觉得学习没意思。举个例子,我家老大现在上三年级,他不止一次跟我们表达过不想上学,问他原因,他就说:“学校里不好玩。”老师有时也跟我们反映,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怎么集中,只要一听到下课铃响就跑个没影。最近,我发现一个新的迹象,美术老师给我家老大布置了一份作业——画一幅连环画,再编个故事。回到家,他很快就画了出来,还编了一个“地球人大战火星人”的故事。拿到学校,美术老师表扬他故事编得很有意思,他一下就来了兴致,最近开始每天在家搞“文学创作”。通过这件事,我想表达的是,他从老师的正反馈中获得了动力。很多时候,孩子内驱力的唤醒,可能就是家长或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份鼓励。

关于孩子的内驱力,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有耐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愿意等待孩子找到他自己的节奏。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功利心比较强,总是希望马上就能见到成效,这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孩子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特长或兴趣时就已经被家长打击了,这种打击可能会让孩子更不愿意去做某些事了。另一方面,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当中,很多家长缺乏耐心,脾气一上来就不管不顾。家长朋友们,试着跟你的孩子成为朋友,而不要把家长身份视为一种权威。

记者:一般而言,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什么时期是培养内驱力的关键?有没有“为时过晚”一说,如果错过了关键期,该如何弥补?

郑学志:我认为,内驱力的培养任何时候都不晚,不少名人志士“大器晚成”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内驱力都可能被唤醒。如果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已错过所谓的关键期,想要“弥补”,可以这样做——

树立良好心态。有家长向我诉苦,他的孩子总在同一个地方犯错。我说:“您应该高兴,他在一个地方犯错,总比到处犯错好!”遇到问题,我们一定要从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过分焦虑,就可能将这种情绪传导到孩子身上,使他们认为难以满足教育者的期待,从而陷入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

善于发现优点。一次,我找家长口中的“问题孩子”交流,他说:“我已经废了,和我谈话没用的。”我说:“你很勇敢,一般孩子即使真是这样也不敢承认,这就是优点。”孩子一愣,感觉还真是那么回事。我接着说:“今天我只想和你聊天,不想说服你。”交谈中,我发现孩子有很多优点。临走时他高兴地说,“下次还找你聊天。”很多时候,孩子或许并非缺乏内驱力,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创设顿悟机会。我曾经带过一个班,采取过不少方式,学习氛围都不浓厚。后来,我联合另一个班主任开展班级间的学习比赛。他们班学生每次出操经过我们班教室门口时,都会喊学习口号。不到半个月,我们班的学生就忍不住了,找到我说也要喊口号,跟他们认真比一比。我一听就乐了,之后班级学习氛围也慢慢变好。教育是一个过程,顿悟有契机,教育者要坚持开展活动,或抓住看电影、读书等行动中的一切机会,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持续正向激励。学校里某个孩子不想写作业,乱涂乱画交了上来,他的授课教师郭琳琳用简笔画绘制了表情包,并附文“作业略显粗糙,与本人气质不符”。孩子一看,这不是夸赞了自己气质好吗?为了配上这个气质,他把下一次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交上作业后,教师又绘制了表情包:“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表扬你+3!”连画3个方框,都写着“表扬你”。孩子很开心——这样就能受到表扬?他想知道,如果作业正确率更高会怎样。第三次作业发下来,他收到了一个惊讶表情包:“天啦噜,进步这么大!”此后,他的学习动力越来越足。

赵伟志:按照学段划分,确实存在培养孩子内驱力的关键期。根据我的经验,有两个阶段很非常重要,基本贯穿了孩子的青春期。

一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这一阶段孩子的心智发展比较迅速,家长的有效介入可以为孩子形成内驱力打下基础。从实践角度看,这时的孩子已有青春期的叛逆表现,对学习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二是高中阶段。学校层面大多主张在这一阶段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中考分流时,很多孩子尚未发挥出优秀的潜质。这一阶段,孩子面临学科选择和志愿填报等重要事件,是唤醒其学习意识、端正其学习态度的好时机。

我建议在第一阶段及早为孩子纠偏扶正内驱力的发展,如果错过了上述两个关键阶段,最晚也要让孩子在进入大学前做好规划。因为进入大学后,孩子“社会人”的身份将更加明显,外界会出现更多不受父母控制的因素,这时父母行使教育权利的影响就稍显不足了。

不论何时,我们都应思考孩子进入社会后要如何自我学习、自主实现价值。这里涉及三个需要考量的点:成功、幸福和快乐。

成功是孩子和社会的关系。在教育理念一致的情况下,家长要常与孩子沟通,在与之建立平等关系的前提下,借助身边资源引导孩子确立未来发展方向。例如当我们看到为疫情忙碌的社会工作者,就可以向孩子发问:“你如何评价他们?你认为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对社会有哪些价值?未来你是否愿意成为这样的人?”通过沟通,孩子将渐渐理解价值感的含义,进而明确自己的志向。

幸福是孩子和伴侣的关系。当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具体描绘期待的未来生活图景。比如你在哪里、在这里你和谁在一起、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如果孩子还是想象不到,家长可以用一些更加具象化的问题加以启发,比如南方还是北方、中国还是外国、靠山还是邻水?有了这类目标,孩子在面对决策时就会更加清醒。

快乐是孩子和自己的关系。自我认知是一门大课,如果孩子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就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家长可以向孩子提问:“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孩子会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家长可以再次提问:“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缺点?你的性格外向吗?”通过细化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特质。

当孩子明白了我是谁、我将来要干什么、我要过上怎样的生活,就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明确未来走向。

记者: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对于绝大多数教育者而言都是一道难题。那么,是否可以从培养外驱力着手,再进一步将外驱力转化为内驱力?

张昕:内驱力如同一颗种子,萌发于孩子的内心,但非常依赖环境。对于父母来说,需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培育这种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外驱力的方式。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学习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很难得到正反馈,孩子就会产生动摇,难以坚持下去。而外驱力的好处是,它的正反馈来得特别快,给孩子及时的肯定,会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从而更愿意去学习。

而且相比内驱力而言,培养外驱力相对简单,常用的方式有奖励和惩罚,我相信很多家长也在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给予孩子的奖励,一定要符合他当下的心理需求,才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比如你跟孩子说:“好好学习,考得好,带你去广州长隆动物园玩”,如果孩子特别“宅”,对此就不一定感兴趣,也就难以起到激励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一点,物质奖励(外驱力)不宜使用过度。我们需要明白,同等强度的物质奖励对孩子的激励作用会越来越小,要产生相同程度的激励作用,物质奖励的强度就得越来越大,甚至大到家长不愿承担,或者大到会破坏掉孩子天生的内驱力。我建议父母们要尽量少用物质奖励、多用精神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防止孩子变得过于功利。精神层面的奖励,主要有语言奖励、行为奖励、荣誉奖励、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这些能够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

同时,外驱力要有退出机制,哪怕是精神奖励也不宜一直长久使用下去。具有内驱力意味着不管老师表不表扬、家长给不给奖励,孩子都愿意去做这件事,因为做这件事能够让他感受到自己实现了一个目标。我们使用外驱力不是为了让孩子一直做某一行为(比如学习),而是激发孩子做某一行为的动力和兴趣。当孩子开始某一行为之后,外驱力就应该慢慢撤除,鼓励他在做这一行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外驱力转化为内驱力,需要循序渐进,让孩子感受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之后的快乐。让一个原本不愿学习的孩子能够自主学习,一定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孩子长时间得不到积极的、正向的反馈,他就会想自己做这件事是否值得,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商定一个大目标,并且把这个大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通过“打卡”等形式给孩子一些小激励,让他们从每一个正反馈中积蓄力量,激发自己的内驱力。

赵伟志:当难以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时,一些外在的促进手段也值得使用。

能否将外驱力转化为内驱力,首先要看施加外驱力的家长和教师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积淀。使用外驱力时,教育者要注重方式方法,给孩子一个自我驱动的理由。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计学习小组,为孩子们制定目标计划,让他们明白这样做会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给予学生正向反馈。又如,教师可以利用异性之间更愿意交流的特性,安排小男孩和小女孩一起讨论,来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积极表现的意愿。

外驱力是否能化为内驱力,还要看面向群体的特性。例如,公开排名对于排名靠前或是达到某个基准线之上的孩子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对于基准线以下的孩子则不一定奏效,甚至还会有负面影响,加剧他们“摆烂”的心态。如果孩子具备内驱力基础,用一些适合的外驱力手段,可能会让他们本身的内驱力更加旺盛。反之,如果孩子的内驱力基础没有铺垫到位,一些外驱力手段就不足以刺激他们内生出学习自主性。

郑学志:内驱力可以经由外驱力转化而来,学校教育中大家不妨尝试下面的做法。

建设“支持型”学习空间。我们学校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的学习成果、以孩子姓名命名的学习方法,在班级教室、走廊、过道,甚至餐厅里都放有丰富的图书。这样,当孩子产生学习欲时,方法随处可见、资源随手可取,也向往自己的成就可以上墙。

打造“互助型”同伴组织。比如分享式课堂里,每个小组都有学科长、记录员、梳理员、质疑员、展示员和计时员六个角色。课上每人都有角色、有任务,而且接受定时考核。为了小组的荣誉以及在同伴中的形象,孩子们的投入度非常高。

构建“台阶型”荣誉体系。比如孩子们背英语单词时存在畏难情绪,我们就根据单词记忆量的不同,构建了从“童生”到“状元”的奖励机制:背完50个单词是童生,200个是秀才,500个就是举人,1000个就是进士……一年里背完3000个单词就是状元。现在,孩子们每天进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敞开嗓门,比着背单词。

安排“挑战型”成长任务。可实现的挑战能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内驱力,比如“日胜一题”“追赶在我前方的第五名”“捍卫荣誉承诺书”“好习惯·挑战21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的挑战任务应有一定难度,否则没有意义;但又不能难度太高,以免他们总受打击。

营造“积极型”文化氛围。这种积极不是“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而是整体精神面貌的昂扬向上,教育效果积极向好。如每天朗读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呼喊激励人心的口号、开展沉浸式学习体验、参与自我暗示类心理励志活动,对自己说一句“我今天真的很不错”“我欣赏自己的努力”,等等,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