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和学生相处,她耐心细致、风趣幽默,是严慈相济的好老师;和家长相处,她随和贴心、平易近人,是教子育儿上的好“军师”;和同事相处,她温和开朗、真诚友善,是大家的知心好朋友……这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王芝玲给人的印象,也是她的生动人生写照。
从教26年来,王芝玲植根三尺讲台,潜心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精心培育学生成长成才,书写无悔教职人生。先后被评为即墨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评为青岛市“最美教师”。
“老师,您是我前行路上的一束光”
24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王芝玲深刻认识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这样才能赢得学生信任和爱戴。
王芝玲所教的2018级有一名学生王莉(化名),长得很胖,不爱运动,经常以各种借口不上体育课和课间操,而且每周一都不来上课。但王莉很聪明,成绩也不错,只是学习散漫不在状态。王芝玲通过家访了解到,王莉平时迷恋玩游戏,各科布置的作业基本完不成,时间一长便有了厌学情绪,家长也无可奈何。不能让孩子就这样下去——王芝玲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王莉走出困境。
平日在学校里,一有时间,王芝玲就主动和王莉谈心,帮她解除思想、心理上的困惑,树立学习生活信心,让王莉感受到了如家人般的关爱。有一次,王莉周一又没到校上课,王芝玲便骑着自行车到她家里“一探究竟”。一进家门,王莉看到班主任来了,立马关上房门躲了起来,不管怎么叫就是不开门。虽然吃了“闭门羹”,王芝玲并没有打退堂鼓,她找了个马扎坐在房门口和王莉拉起了家常,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我今天来的目标,就是带你一起上学。你不出来,我也不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王芝玲苦口婆心地劝导下,1个小时后,王莉终于开了门,低着头羞怯地对王芝玲说:“老师走吧,我们去上学。”看到王莉思想上的变化,王芝玲趁热打铁,对她说:“以后我每周一来接你上学,行吗?”王莉连忙说:“不用,老师,我自己行了。”从此,王莉再也没有出现周一缺课的情况,在学习、班务等各方面都表现非常积极。中考时,王莉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教师节时,她给王芝玲发了一条信息,对老师的关爱表示感谢:老师,您是我前行路上的一束光,谢谢您!
“老师,我打心里敬佩您”
干了这么多年教师、班主任,与学生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王芝玲知道学生内心渴望什么,更知道怎么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班里有一名学生邹佳(化名),经常不交英语作业,有时糊弄应付了事。有一次,邹佳的英语作业又写得很潦草,任课老师把“状”告到了王芝玲那里。王芝玲心想,如果批评邹佳学习态度不端正,效果肯定不好,怎么办?她灵机一动,拿着作业到教室里幽默地说:“我猜邹佳同学昨天晚上要写英语作业时,突然发现没有作业纸了,他便找到了这样的纸,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作业。为了表扬这名同学认真的精神,我特意买了一个作业本送给他。”在学生们的欢呼声中,王芝玲把本子送给了邹佳。事后,邹佳找到王芝玲,动情地说:“老师,我没想到你会这样处理问题,我打心里敬佩你,请看我以后的行动吧。”从此,邹佳在学习上表现越来越好,王芝玲也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在工作中,王芝玲始终怀着仁善之心,对家庭困难学生总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段时间,王芝玲发现班里学生王翰(化名)经常精神恍惚,和平常反差很大。经和王翰母亲打电话了解得知,王翰的哥哥得了尿素症,平日透析花费巨大,全家四口人靠父亲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因此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你别担心,咱们一起来想办法。”王芝玲对王翰母亲说,并当即给转过去1000元钱,再三劝说让收下。同时,她又把这名学生的情况向学校做了汇报,为其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减免了教辅材料费。在王芝玲的关心帮助下,王翰逐渐卸下了心理包袱,最终以良好成绩考上了高中。
争当教育教学上的“领头雁”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王芝玲在教学、业务、班级管理等各项工作上取得突出成绩。她是即墨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即墨区道德与法治学科联组组长,多次参与区教研室的听评课活动,多次出示区、市级公开课,多次参加区、市级优质课比赛并获一、二等奖,先后被评为即墨区教育教学工作优胜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优胜个人、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能手。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班主任,王芝玲每学期在学校的班级管理论坛上分享工作经验和方法,到其他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介绍;热心帮助、精心指导年轻班主任成长,为学校班主任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后备骨干力量,以热情勤奋、认真负责受到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个人连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4次被评为青岛市优秀班集体。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绽放——锚定这一理想,王芝玲将继续耕耘在教育的田园。
通讯员:王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