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或许难以想象,如今在年轻人中无比风靡的橄榄球运动,早在11年前就已经是城阳五中的课外活动之一。
悠悠岁月,建校近30载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在流淌的岁月长河中,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五中毕业,走向未来;而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探索则在此处留下,打磨凝练成了如今系统且富有特色的五中模式。
从班主任入班办公以见微知著、到全校学生花样跳绳以丰富课外生活、再到全体教师分层教研以保证师资力量……城阳五中通过课堂、课外、教研全方位保障,奋力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目标,“让校园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校长王兰文总结道。
入班办公 细心观察勤沟通
“小王一节课打了十次哈欠。”班主任逄冰默默想到。在教室最后一排办公,她得以细致观察每个学生。
而这十次的哈欠,成为了逄冰发现小王网瘾问题的突破口。在与家长及时沟通后,家校联手成功遏制了孩子成绩下滑的趋势。
实际上,入班办公,并非逄冰个人的突发奇想。在城阳五中,每间教室的最后一排,都有一张单独的课桌:这不属于任何学生,而是班主任的办公场所。
“走近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王兰文介绍道,“这项入班办公的制度,能够让班主任更好地关注到学生上课的细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到现象,不等于发掘到问题。在解决学生问题的闭环里,通过沟通使学生愿意吐露真相与真情,也是城阳五中教师的必修课。
每日随访、午餐交流,每个月保证和班里的所有学生沟通一次……教师们用平等的态度、水滴石穿的耐心,在平日持续培养学生们的信赖感,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甚至亲密的朋友。这才得以在发现问题后,让学生们毫无负担地说出背后的原因。
“其实面对网瘾,小王自己也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逄冰说,“所以怀着对我的信任,他很快就告诉我了实情,并寻求了帮助。”
被拯救的不仅仅只有小王。“入班办公让班主任们发现到了学生身上很多细小的问题;而良好的沟通,则让我们可以迅速了解根源问题,及时遏制与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逄冰介绍。细致的观察叠加顺畅的交流,这一精细化管理的独特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切实的变化和影响。
“绳”彩飞扬 强健体魄磨意志
“五中简直是我儿子的整容院。”刘同学的妈妈在家长会上调侃。拿着一根小跳绳,这个入学时身高与体重数字相同的“小胖墩”,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腹肌的小帅哥。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对于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城阳五中有着深刻的认知。
从橄榄球到跳绳,早在11年前,学校就开始不断探索门槛低、效果好、适合提升初中生体质的体育活动。综合考虑场地、运动量和器械,老师们将目光投向了花样跳绳。
在当时还尚不发达的体育教育之下,学校从全国聘来专业教练,从零指导师生跳绳动作和节目编排。从最简单的双脚跳,到二人一绳、速度跳、长绳八字、3分钟耐力跳等多种跳法……跳绳的花样越来越多,学生们也在不断的训练中大大增强了体质:城阳五中每年体质监测的合格率和优秀率稳居全区前列,肥胖率和近视率也大大降低。
“体育运动不仅锻炼身体,更是磨练精神。”王兰文表示,“在体育比赛里受到挫折,在体育训练中克服疲倦……这比无数的励志故事都能促进学生的坚韧。”在体育的训练中,五中的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技术,更是对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有了切身的理解。
如今,花样跳绳已成为五中学子人人必备的一项体育技能。结合学校多年开展花样跳绳的探索和实践,体育教师兰少华带领其团队设计了绳操和步伐操,还研发了校本课程《花样跳绳课程》。目前,这门课程已入选青岛市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
久久为功,必结硕果。现在,城阳五中的花样跳绳已成为青岛体育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全国第14届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展示了花样跳绳;学校在2019—2021年三届青岛市跳绳比赛中,获得两届冠军、一届亚军;参加青岛市“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跳绳比赛,13个项目获得9个冠军……
分层教研 增强师能提成绩
在城阳五中,成长的不仅有学生,还有老师。
自信地捧起城阳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大赛的一等奖的郑恺翔入职不到五年。“跟着师傅这两年,真是少走了很多弯路!”他深有感触地说。
在五中“师徒结对互听课”的制度下,老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风格成为了滋养他成长的肥沃土壤。“刚入职时,只要师傅有课,自己必去听,而自己上课时,师傅也必来。每次师傅听完课,还会指出很多改进之处。备课的时候,师傅还手把手地帮我梳理每一节课的重难点。”郑恺翔说。
实际上,这种听课模式并不只针对青年教师,为提升全体的教师专业水平,城阳五中打造了“七课研讨”机制,即党员教师模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全员一人一课、师徒结对互听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班主任主题班会观摩课。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要出示其中一类课,每天老师相互听课、领导干部随机听课早已成为了一种常态。
浓厚的听评课氛围为教师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教师既能在听课中不断取长补短,又能在出示展示课中查摆自身不足。学校里,像兰少华、郑恺翔一样快速成长起来的教师不乏少数。目前,城阳五中已有40余位教师成长为了市区级的教学能手和名师。高质量的师资为学生成绩进步,提供了强劲支持。
在五中,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全”,实际体现在每个环节的“微”中。从课堂到课外,从学生的成长到教师的培养……城阳五中正以特色发展、精致管理、品质立校的模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这种满意,更反哺着城阳五中,让全体教师,怀揣着更坚定的信念与更强劲的动力,在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青报教育在线 陈晓晗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