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正衣冠、点朱砂……来看看浮山小学古韵十足的新生开笔礼

2022-10-09 20:01

青报教育在线讯  正衣冠、拜师礼、点朱砂……10月8日,青岛市崂山区浮山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笔礼。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孩子们亲历古代学子的启蒙学习仪式,激励孩子们珍惜读书机会,走好求学第一步。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启蒙后方可入学读书,因此称为“人生第一大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

第一项:正衣冠

《礼记》有云:“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词令”。古人云: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御寒,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求学的第一课。

第二项:拜师礼

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华夏民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古圣先贤。先师孔子,博学知礼,是学童立身楷模。学生们向先师孔子行拜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启蒙老师,诲人不倦。班级老师接受蒙童们的拜师礼。

第三项:朱砂启智

点朱砂又称“开天眼”,寓意是祝福孩子从此眼明心明,读书开智。老师们用笔粘上朱砂,饱含着美好祝愿在孩子额头正中点上红痣,意为开启智慧。

一颗颗红痣在额上闪耀,点点红光饱含美好祝愿,如一轮轮火红的朝阳,托起孩子们灿烂的人生。读好书,做好人,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第四项:击鼓明志

击鼓明志就是通过击鼓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古代的读书人要考取功名之前,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自己奋发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鼓鸣得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蒙童们通过“击鼓鸣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刻苦读书努力进步。一击鼓,尊敬师长;二击鼓,热爱学习;三击鼓,为校争光。

第五项:齐诵论语

诵读经典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蒙童们齐声诵读论语十则,从中体悟圣人孔子的智慧。

第六项:启蒙描红

“人生聪明识字始”。“人”字只有一撇一捺,但却意义深远。一撇一捺相互依靠,方能立稳,意味着人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一撇苍劲有力,一捺神采飞扬,代表人应当堂堂正正、稳稳当当地屹立于天地之间。

完成作品后,蒙童们将“人”字高高举过头顶,将道理牢牢记在心里。

启蒙明智,尊师重教,求学伊始,传承经典。多年来,浮山小学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隆重的开笔礼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勤奋好学、尊师孝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更收获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亲圣贤、亲家长、亲友人、亲校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铭记这份珍贵的入学礼,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好少年!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