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此前,根据中组部、教育部工作部署,青岛选派了青岛一中副校长田广廷、青岛二中副校长贾廷深、青岛十七中副校长王世柱等13位校长及34位教师,奔赴甘肃省定西市和陇南市的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为期三年的“组团式”帮扶。目前他们到岗已有一个月。这个教师节,他们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副校长 王世柱
支教担任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校长
成为“组团式教育帮扶”的一员,我深感骄傲自豪。西和一中和青岛十七中虽相距遥远,一样有真诚、热情、爱生的老师,有勤奋、好学、明礼的同学,我在这儿同样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在接下来3年时间里,我将全力以赴与当地领导老师一起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目标,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心怀发展愿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深化东西部协作,为西部乡村振兴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山海谱情缘,青陇一家亲。祝愿每一位青岛十七中和西和一中的师生节日快乐。祝愿青岛十七中和西和一中越办越好,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八中学副校长 程鸿生
支教担任甘肃陇南礼县三中校长
按照上级安排,我和青岛的4名教师一起组成了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来到甘肃陇南礼县,我在这里将度过三年的工作和生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学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感受。这里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要求的设施还比较短缺,师资也比较缺乏,学生的基础也相对薄弱,孩子们还有很大的成长和提升空间。
我和我的团队将和本校老师一道,利用东西部协作的资源优势、理念优势,通过管理和理念的变革、以及课程的实施,努力让礼县三中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所提高。同时,我们也相信这一段经历也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当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为西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人的价值。
于景辉(右一)正在家访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副校长 于景辉
支教担任甘肃陇南市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人文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璀璨,是声名远扬的“乞巧之乡”。国家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政策让山海情缘的两地教育工作者携手共为大山里的孩子们贡献我们的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无上的荣光。我与我的团队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青岛市教育局、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的关心与支持下,用心、用情、用力,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干好每一天,求实创新、多措并举、不负重托,把帮扶工作做实做好、做深做长,勇担教育扶志、扶智的神圣使命,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我们新的最大的贡献!在此节日之际,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安康!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副校长 王述彭
支教担任甘肃陇南市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从8月5日至今,在来到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多月,深深感受到学校师生的朴实和坚守。四面环山的县城,依山矗立的校园,禁锢着师生的视野,也阻隔着先进办学理念和改革开放思想的浸染。
在深入调研和全方位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梳理出一条基本的帮扶工作思路,即“1234”工程——抓住一条主线,强化两个保障,推动三个发展,夯实四个建设。一条主线是抓牢学校省优质校建设这条主线;二个保障是强化政治保障和安全保障;三个发展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师发展为核心、以学校发展为基础;四个建设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心、以加强教育教学建设为关键、以作风能力建设为抓手、以新管理理念和新教育理念建设为基石。
真切地希望通过我们“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共同努力,激发学校内驱力,实现学校更高质量发展,为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副校长 姜秀文
支教担任甘肃陇南市武都区甘泉农业中学校长
在庆祝第38个教师节之际,非常感谢来自家乡各级领导和记者朋友的关心、问候!我们在这里很安心,也会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是国家为推动乡村振兴、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很荣幸参与其中。我们参与帮扶的团队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东部职业教育优势和青岛人踏实敬业的作风、良好的专业水平,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我们到达前就提前研究本地学情,到达工作岗位后持续与本地教师合作与交流,开展教研、教改、教学活动,助力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积极在武都甘泉农业中学书写职业教育新篇章。按照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要求,首先要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领导了解到我所在校的情况后,已与武都区教育局达成对两所对口帮扶校各10万元的专项资金帮扶,改善办学条件。我所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崔秀光校长也将带领专业团队来武都甘泉农业中学深入考察交流,推动专业和中德合作项目共建,援建1-2个专业实训室。
下一步,我们甘泉农业中学将结合武都区社会经济和产业建设,突出党建全面统领、完善学生培养机制、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专业与企业的高效共建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高级中学副校长 逄锦在
支教担任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八一中学校长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的一员,在赴甘肃陇南市武都八一中学开展工作一个月来,虽然来之前就大体知道这边学生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艰苦,老师们工作更是艰辛。这一个月的身临其境的调研、走访,对我心灵的触碰比我当时的想象可以说多出好多倍。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帮扶工作任务重大,使命光荣。第一次切实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与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贴的如此紧密。不负使命的决心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全力以赴开展好帮扶工作的决心,不负新区各级领导的厚望。
教师节来临之际,恰逢中秋,山东省教育厅以及西海岸教体局、还有我工作的单位领导,都给了我亲切的关怀。我虽身在他乡,但组织的关怀让我不感孤独。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
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 刘杰
支教担任甘肃陇南市宕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本人能够参与这项工作,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一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西部,按照“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原则,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让西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副校长 傅祖慧
支教担任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第一中学校长
我与即墨一中3名教师到达文县后,受到了文县县委县政府的隆重接待,组织部王斌部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在见面会上与帮扶老师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对老师们到来表达了热烈地欢迎,更对帮扶团队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文县一中也为帮扶老师提供了充足的生活条件,为老师们创造了家的温暖,为老师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东西牵手,山海情深。教育帮扶就是为了文县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再提升,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几位帮扶团老师们到达第二天就投入工作,先后举行帮扶工作启动仪式,召开帮扶教师动员会,组织老师们听课、评课,尽早熟悉当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9月5日开学之后,即墨和兰州的组团帮扶老师共同参与班级教学工作,秉承把班级打造成示范班的目标,老师们扎实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激励学生的精、气、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班级快速走向规范,初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山漠漠水潺潺,鲁甘情割不断。我们身在文县,一定牢记“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为东西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身在文县,我们一定努力工作,为即墨加油,为青岛添彩,为山东争光,期待即墨战胜疫情,祝愿青岛平安发展,祝福山东父老节日快乐,阖家幸福!祖国山河无恙!
青岛市即墨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张岩
支教担任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在教师节和仲秋节来临之际,我代表"组团式″帮扶团队,祝家乡的全体老师节日快乐,幸福安康!我们将担负组织使命,带着家乡的期望,努力工作,勤耕不辍,再续青岛陇南的海山情怀。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副校长 贾廷深
支教担任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中学校长
东西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是落实十九大做出的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参加教育工作30余年的老教师,在国家需要,组织召唤的时候,我义不容辞、主动请缨。很荣幸被组织选派,这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是我教育生涯中的重要经历,我会珍惜这三年时光,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为西部教育事业做出我应有的贡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说要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来,用心工作,用心帮扶,用心做人做事。我将与全校师生加强沟通交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好。值此教师节、中秋节来临之际,远在甘肃定西的我们更加思念家乡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祝愿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逄锦胜校长(左四)正在家访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副校长 逄锦胜
支教担任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一中校长
贫穷不是原罪,人穷不能志短,奋斗带来光明和希望。
来到渭源之后,走访了多个困难学生家庭,感受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生家庭困难,但是我却看到了学生坚毅的眼神,执着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家长充满期盼,因为他们明确表示,即便家庭再困难,也要竭尽全力为孩子今后升学做好坚强后盾。走访的几个困难家庭给我一种强烈的感受,贫困山区的家庭和孩子思想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知道没有知识可能一辈子还要受苦受穷,唯有知识才能改变贫穷的现状。所以对知识充满渴求,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乡,改变家庭。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惟有奋斗,唯有奋发,唯有不断努力,创新改革,让渭源一中的孩子在每一年带着满意的笑脸离开学校,走进大学深造,带着梦想创造属于自己和家庭的幸福。意义深远。想到此,我会倍感自豪与骄傲,因为,我正走在为他们创造幸福的道路上。哪怕我的力量微小,那怕我的能力不大,哪怕我在中途倒下,但我不会放弃,我有一颗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最主要的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有青岛市教育局领导的支持、有我的学校青岛三十九中和共同承担帮扶任务的团队支持。
青岛西海岸新区致远中学副校长 刘相林
支教担任甘肃定西市岷县第二中学校长
非常幸运能够参加本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现乡村振兴,扶贫先扶智的一项重大举措,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项伟大创举,是我们作为教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岷县教育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感受到了岷县人民的热情和淳朴,更被岷县二中干部教师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认认真真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我们协作团队将和岷县教育同仁一起从实际出发,借助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好机遇,借力青岛教育的优质资源,推动岷县教育品质提升和内涵式特色发展,为岷县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描绘一幅“东西协作共育人,山情海意比翼飞”的美丽教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