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首个“入学适应期”来临,青岛小豆丁“入学适应培训”成常态

2022-08-30 13:45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虽然还未正式开学,但这几天,沉寂了一个暑期的小学校园里已经充满了欢声笑语。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同时,与往年相比,今年,岛城更多小学“提前开学”,进行新生入学培训。为何要“提前开学”?提前开学都培训什么?开学后的“适应性教育”又包括哪些内容?近日,记者走进岛城多所小学,看看他们在新生培训上都有哪些“花样”。

线下

提前开学,开展新生适应性培训

练坐姿、学站队、找厕所、接水喝、熟悉校园……新生提前入学培训的重点之一在于这些常规训练。记者发现,大部分学校新生“提前入学”培训时间均在1天至2天左右。“孩子年纪小,很多孩子无法在一天内记清楚老师、班级等细节,因此我们进行了两天的培训。”在青岛嘉定路小学,从第一天入学分班到找教室,学校均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而大多小豆丁们完成的非常好。经过两天的培训,大部分孩子们已经能在教室内端坐有序、举手发言,有了小学生该有的样子。

今年,青岛太平路小学继续推行学校自主研发的“悦动.入学课程”,包括 “向太阳”“制作多彩向日葵——学科来袭”“茁壮——我能照顾自己”“小小向日葵游园会”“成长——最好的自己”五个板块,通过“5+X”好习惯的培养,渗透专注力训练、学科知识学习,为学生的生动发展积蓄力量。在开学培训日现场,一年级五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制作多彩向日葵——学科来袭”入学课程,此时台上的英语老师正在做自我介绍,孩子们听完老师的介绍后为向日葵的一片花瓣涂上了颜色。 “孩子们第一天入学要认识自己的学科老师,难免会有记不清的时候。向日葵的每个花瓣代表一位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形象记忆,这样回到家还可以为爸爸妈妈讲述卡片的含义。”

此外,海信学校还在开学前为新生安排了语数英三节课,同学们在熟悉老师的同时,还能简单了解小学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

线上

开启多样云端互动活动

其实,早在新生入学培训前,各学校便准备了多种多样的线上活动,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学啊?”“老师,我好期待见到我们的校园呀!”……像这样温暖的互动,每天都在虎山路小学新生家校群中热烈进行着。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虎山路小学精心拍摄了“小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的视频,让孩子提前了解小学生从早晨入校到晚上放学一天的生活,让新生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不仅是学生,家长们也在开学前吃足了“定心丸”。前几日,市教育局还为全学段、全年级家长开设“家长开学第一课”线上直播,针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展幼小衔接课程云端大讲堂,内容涵盖心理适应、学习习惯、入学指南等方方面面,帮助孩子和家长提前准备,共吸引了全市超过30万名家长在线观看。各学校也做足了家长的工作。开学前,青岛同安路小学家长通过群内与老师的互动、以及线上家长会,细致深入了解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安排,认识了校领导班子及新一年级教师,班主任老师也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班级文化、多彩社团等方面为家长进行了详细介绍。

“宽心、贴心、暖心!虽然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没有实地参观学校,但通过近期的群内互动及家长会,看到了同安路小学的优秀,老师的优秀,我和孩子都对他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与期待!”一年级新生家长包女士说。

未来

首个“入学适应期”来临,“入学适应培训”成常态

记者采访中发现,今年秋季,越来越多小学更加重视新生入学培训教育,这与政策的大力鼓励与支持密不可分。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同时强化小幼协同,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

同年,山东省教育厅和青岛市教育局逐级落实。《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中指出,小学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不布置作业,不进行成绩排名。市南区、市北区、胶州市等多个区市的小学也会定期组织到对口幼儿园观摩,研究幼小衔接习惯、课程等各个方面的策略等。

“开学前的培训是开学课程的第一篇章,我们三年前便进行了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究,组建了‘悦动·入学课程’项目研发组,自主研发了幼小衔接的‘悦动·入学课程’。“青岛太平路小学胡婷老师介绍,针对一年级入学前两周的关键时期,立足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们采用悦动课程体系,包括“我是一条鱼”、“一颗蛋的旅行”、“我的朋友多”等主题,重点培养五好行为习惯和五好学习习惯,切实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之前的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心理过渡完成较好,学生呈现的对学校的感性喜欢率高达100%。前两周,每个小朋友平均结识朋友18人,其中还包括跨年级的3人。“可以证明,我们的‘悦动·入学课程’模式是成功的,今年,我们也将针对具体学情,继续推广这个课程。”

青岛崇德路小学则制定了细致的幼小衔接方案,制定了以入学适应期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并设置了过渡性活动课程来开展入学适应工作,在教学上放缓进度,更加关注新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养成以及小学生身份带来心理变化。例如,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们带领新生学习书本分类、快速整理书包;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了解本校设置的各项特色课程。“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以游戏为主,小学是课堂模式。我们老师共同研讨如何将小学课堂教育趣味化,比如通过制作姓名牌来增加识字量,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青报教育在线  高艺璇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