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平度市新河镇灰埠中心幼儿园:“自然教育”润物无声 用心用爱滋养童年

2022-08-27 15:19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近年来,平度市学前教育依托“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聚焦游戏研究和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和创新研究发展思路,不断夯实基础,优化资源整合,成功走出了一条游戏特色发展的“平度路径”。其中,平度市新河镇灰埠中心幼儿园在游戏活动方面走在了前列。据平度市新河镇灰埠中心幼儿园园长冷美玲介绍,幼儿园以培养“亲自然的情感和行动”为重点,秉承“万象新生、自然与共”的教育理念,构建“自然教育”体系,聚力“聚焦重点·构建多维体系”、“环境创设·徜徉童趣氛围”、“活动引领·拓展深度学习”三个板块,将“自然教育”理念浸入幼儿园,让每一片叶子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会“唱歌”,让教育变的和呼吸一样自然,用心为孩子们打造充满爱的快乐童年。

平度市新河镇灰埠中心幼儿园曾获“山东省示范幼儿园”、“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农村示范幼儿园”、“青岛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优秀家庭教育服务站”、“青岛市花园式单位”、“平度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平度市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果展示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园本乡土课程》被评为平度市课程方案“一等奖”,《春来野菜香》游戏课程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

据了解,平度市新河镇灰埠中心幼儿园聚焦重点,从幼儿、教师、幼儿园多个维度规划教育教学重点。幼儿方面,小班要求与自然相爱,重在亲近、喜爱自然,愿意到自然环境中玩耍,对身边的花草树木、小动物感兴趣,不怕泥土和水;中班要求从自然生美,重在感受、发现自然,对自然风物、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观察力、感受力,乐意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大班要求由自然启智,在探索中与自然产生深度联结,引发有意义的学习行为,进而萌发尊重、热爱自然的情感,并在行动中展示出来。分层级的重点教学,让从灰埠中心幼儿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爱自然”的情感、“会生活”的能力、“勤四体”的意志、“得真趣”的童年。教师方面,“润物细无声”,既要亲近自然、发现自然,愿意和孩子一起走进自然,与孩子一同在亲自然活动中学习与反思。通过制定“洗完手及时关好水龙头”、“不故意踩死小虫子”等“不可协商自然法则”,在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把幼儿教育当作毕生的修为。幼儿园方面,坚持园所文化导向。在人与自然方面,开展减少浪费、回收垃圾等低碳生活方式的教育,使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和能力;在人与人方面,通过自然体验游戏、自然艺术创作等活动打开心扉,促成师幼、幼幼、家园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人与自我方面,通过自发的探索、创作、对话,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发展积极的自尊、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教师也能在辅助孩子的过程中收获自我的成长。幼儿园独具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从启蒙儿童到影响家庭,让自然的生活方式引领与幼儿园相关的每一个人。

幼儿园以生态、自然、环保为基本风格,把大自然搬进教室,通过收集种子、树叶、树枝、花草、果实、石头等自然物,创设孩子参与、互动、探索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在户外、门厅、走廊等处灵活创设“迷你园艺角落”,将大自然带进幼儿园、带进教室。其中,“公共自然角”由教师根据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周期设计,“班级自然角”由教师、孩子和家长协作打造,注重以有创意、有美感的方式呈现。幼儿园以“把孩子带向自然”为宗旨,在草坪上开展运动游戏、自然观察和体验活动,将水池作为开展自然科学探索活动、自然体验游戏活动的场所,还精心打造了“我的小菜园”,让孩子知五谷、识果蔬,认识食物的真实来源,增加亲近自然的机会,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幼儿园还以活动为引领,积极拓展深度学习。幼儿园以泥土、染料植物、粮食为介质,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师生共构的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以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捕捉到的教育素材为核心,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鼓励孩子深入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探索、自主体验、有益尝试,开展“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本土草编文化、减少浪费、垃圾分类、耕种植物、养殖动物等生活化主题活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打造力求将游戏、教育与大自然有机融合,满足孩子游戏运动的需要,为孩子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一直以来,平度市新河镇灰埠中心幼儿园把自然作为学习的载体,选取自然界中有价值的教育素材,为孩子的游戏和学习创设“自然教育”的环境,让丰富的自然环境推动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办根植于大自然的教育。为添彩“会客厅”,筑基“桥头堡”贡献灰埠幼教人的力量!

通讯员 杨磊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