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近日,2022年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代表队名单公布,来自全国高中学校的8名学生入选,其中青岛学生独占3席,表现尤为亮眼。3名青岛学生分别是:青岛58中曾彦森、青岛一中毛从越、青岛九中王子彤。他们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IESO)。
“巨大的惊喜”
青岛市教科院高中地理教研员王啸用“巨大的惊喜”来描述此次青岛的表现。据了解,青岛学子不光拿下了国家队八分之三的名额,还在此前就拿下了国赛决赛金奖中近十分之一的名额。全国决赛获奖名单中,金奖75人、银奖72人、铜奖101人,青岛有7名学生获金奖,3名学生获银奖,1名学生获铜奖。
图:2022年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代表队名单,3名青岛学生上榜
图表:“海亮杯”2021-2022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奖名单,11名青岛学生上榜
此外,根据比赛规则,金奖的前30名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在此次31人的国家集训队名单中,青岛3名学生上榜,即青岛58中曾彦森、青岛一中毛从越、青岛九中王子彤。3名学生又进一步通过了国家队的选拔,全部进入了最终的8人名单,将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
含金量十足
据了解,去年教育部公布的“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首次进入名单,并成为第六门以学科奥赛命名的赛事。“地科奥赛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起点与传统的五大学科奥赛一样高。从学习角度来讲,地科竞赛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与五大奥赛同样的作用。”王啸介绍,地科奥赛于2018年创办,其影响和赛制虽然还没有五大学科奥赛那么成熟,但赛事的后续发展非常值得关注。
目前,在五大学科奥赛中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可以保送至清华北大等高校,拿到银牌及以上成绩可以获得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的资格,拿到省赛奖项还可以在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中获得加分。从升学角度来讲,地科奥赛虽然还不能与五大奥赛比肩,但其含金量同样不容小觑。王啸介绍,很多地科特色的双一流高校非常看重地科奥赛奖项,比如,进入国家集训队,高考成绩达到特招线,就可以保送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另外,获得省赛一等奖及以上的同学,可在参与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时凭借“突出学科特长”获得加分(以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在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明确将该赛事奖项作为报考的“一类条件”。
王啸还透露,地科奥赛的升学价值极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目前,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都在推动,未来地球科学也有望加入强基计划。”
此外,与其他五大学科奥赛相同,地球科学奥赛极为重视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考查,考试内容极富挑战性。不同的是,地科奥赛更加重视对学生野外观测等实践能力的考查。王啸介绍,地科奥赛偏理科、重实践,适合中等偏上的学生参赛。
多方力量共振
为什么这次青岛的表现如此亮眼?王啸介绍,这源于青岛市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高校、教育局等多方力量的共振。
王啸介绍,2015年,青岛二中有一名被保送到清华的学生,就曾拿过地理学科另一项赛事——地理奥林匹克比赛的国际铜牌。从那时开始,青岛对于地理学科竞赛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了。“当时我们就有一个认识,这些比赛对于学生升大学很有用。但如果从高考视角跳出来,参加竞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就着眼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开始慢慢推进相关的工作。”
另一方面,2020年,青岛市发布《推进“强基计划”工作实施方案》,举全市之力推进“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这也为地理学科发展、地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契机。
“当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不断传回来的时候,学校也开始重视起来。”王啸介绍,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青岛二中特意调配了师资力量,配备了专门的地理竞赛教练。青岛九中通过挂牌地理奥赛工作室等方式,全力推动学生培养和学科发展。此次竞赛中表现突出的青岛五十八中、青岛一中同样积极、扎实地推进了相关工作。“另外,我们还通过外出培训等机会,与大学开展深度交流和紧密合作,这些都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