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送考家长自述:孩子一上高中,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

2022-06-09 16:41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孩子马上要升高三,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高考,家长应该做好哪些事情?这些问题抛出来,考场外陪考的家长总能说上几句。高考期间,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了多位陪考家长,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陪考故事。

“对孩子抓得不够紧,我很懊悔”

孩子上了高中,该放手还是该抓紧?送考家长张女士的观点是一定要抓紧。张女士表示,高一的时候对孩子抓得比较紧,孩子成绩还不错,在级部80名左右,有时候能考到50名,但高二的时候松懈了,孩子玩手机时间多了,期末考试突然掉到了300多名。这下张女士彻底慌了,专门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陪读,并给孩子请了一对一私教,孩子成绩虽有起色,但也达不到高一时的水平。“时常感到懊悔,建议高中家长们,从高一就要紧抓孩子的学习,即使再好也不能松懈。”

青岛六十八中学生家长张先生也持同样观点。他说,孩子之前玩心重,但临近高考一个月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学习起来非常认真,但已经有点晚了。“应该让孩子提前进入高考状态,把备考战线拉长一点,这样效果可能更好。”张先生还注意到,青岛67中考点安排了高二的学生做志愿者,引导高三考生入场。“这种体验对于即将步入高三的孩子们挺好的,可以让孩子们提前感受高考的氛围。”

“不要把紧张情绪带给孩子”

青岛艺术学校家长马女士的教育关键词是鼓励和尊重。她的女儿自幼学舞,初一时从老家济宁来到青岛读书,一家人也过来陪读。“我觉得孩子高考,我比孩子还紧张,但不能把这种情绪带给孩子,我们尽量不打扰她,让她有个好的心情。”“上了高三,我们对孩子的文化课成绩更加关注,但还是尽量给孩子空间,平时以鼓励教育为主。特别是高考这几天,家里都是很安静。”在她看来,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议。“孩子有哪方面的特长就让她往哪方面发展,让她选择自己喜欢的。接下来的志愿填报,我们也听孩子的。”

如何帮孩子调整情绪,是每个家长都要面临的问题。青岛一中学生家长赵先生说,孩子考试前状态都不太稳定,临近考试一周左右又调整回了最佳状态。“进考场前孩子很振奋、很自信,我们给了他很多鼓励,希望做他心理上最强大的后盾。”

青岛十九中学生家长史女士也透露,孩子刚上高三时,压力特别大,睡不好觉,还到医院开过中药。“要想办法经常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打开心扉、放松心态;做好保障,给予孩子衣食住行全方位的关心。只要孩子尽力而为,正常发挥,当家长的就非常开心。”

“多正面引导,让他懂得自律”

“这届学生很不容易,受疫情影响,高中三年有线上学习,也有线下学习。”在青岛六十七中考点送考的王女士表示,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考上大学也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其实高三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做孩子的听众,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学习上的压力。”

青岛一中学生家长代先生说,为了孩子更好地备战高考,一家人从高二开始就在一中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对于学习,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出发,并非学的越多越好、时间越久越好,每天把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上去非常关键。再就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关注,保持适当的度,多跟孩子聊天谈心,特别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青岛十六中学生家长李先生也表示,孩子上高中后,全家一直在十六中附近租房子住,就是为了让孩子多些学习时间。“要多给予孩子空间,家长的督促应当适度,多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懂得自律,懂得自己的路主要靠自己去走。”青岛二中学生家长张先生也在孩子初三和高三时租房陪读,给孩子衣食住行全方位的关心和保障。“这样做也并不想给孩子压力,希望她稳定发挥就好。”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徐阳 高艺璇 刘旭洋 徐恺 田歌 安康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