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依托中医药文化,开出“育人良方”

2022-04-26 17:14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近日,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中医药科技教育创新实验室获评青岛市首批中小学科技创新实验室,成为崂山区第一所市级小学创新实验室。据了解,学校依托中医药科技教育创新实验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为目标,跨学科融合构建中医药C-STEAM课程体系,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开出独具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特色的“育人良方”。 

点燃学子文化自信

“这是枸杞,我爷爷经常在家泡着喝,可以补气血。”“崂山参可是我们本地的中草药,老师们嗓子不舒服时可以泡着喝,保证药到病除。”在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孩子们能自信地说出常见的中草药名字和功效。孩子对中草药如此有研究,这源于学校在中医药文化特色上的持续打造。

“我们希望培养新一代中医药的爱好者、使用者和信仰者,使学生激发中医药学习兴趣、了解中医药常识、普及中医药文化、并借助中医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校长王秋霞看来,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学校以传统文化为抓手,让学生从身边随处可见的中草药里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点燃学生的文化自信。

校园弥漫草药香

正值春暖花开季,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的百草园中,玉竹已开出白色的小花,崂山参旺强劲向上生长,地丁草也越发茂盛起来……这里的每一株中草药都由学校学子亲手耕种,如今,很多中草药都到了采收的时刻,让整个校园里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药香气。“这里的草药都是我们自己照料,等到中草药成熟我们再将其采下,制成药丸、香囊或艺术作品。”五年级三班邵诩添说,现在百草园中种植了30余种中草药。

不过,百草园仅仅是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中医药科技创新实验室的一部分,实验室现分为观展区、陈列区、阅览区、体验区,打通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每一关。以校园内的“中药房”——红石榴中医馆为例,红石榴中医馆集观展、陈列、阅览、体验为一体,管内藏有200余种中药材和中药材标本,香囊、香炉、中药蜡叶标本、浸制标本、种子标本、中医药相关书籍等陈列在博古架上;作为学生室内学习和创新的实践场馆,红石榴中医馆馆内还设有药碾子、搓丸机、艾条机等专业中药制作工具,学生可以在这里身临其境,体验中药的传统制作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将中医药发展史“搬进”学校三楼的中医药文化长廊,透过一面面墙壁,讲好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故事。

中医药文化与“五育”相辅相成

在中医药科技教育创新实验室成为青岛市首批中小学科技创新实验室之前,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便已是山东省首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学校将中医药文化特有的传统文化属性与二十四节气、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构建起中医药C-STEAM教育体系,针对不同年纪的学生特点,开发“小药师”中医药校本教材,采用PBL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孩子在中医药科技教育创新实验室中,通过自主探究中医药相关问题,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以医树德,通过开展历史讲解、名医故事、中医药广播站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典故中汲取德育营养;以医增智,通过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中医药阅览会、中医药校本课程、中医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初步认知;以医强体,结合当前小学生的现况和需求,推广五禽戏、八段锦、中医药眼保健操,引导学生养成强身健体的习惯;以医育美,通过拼贴、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描述中医药文化,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大自然中的中草药的美学价值。

“下一步,学校将深入挖掘‘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办学宗旨中蕴含的中医药思想,把带有青岛特色的海洋药材与崂山茶文化融入中医药文化课程,使课程更具地域特征。”王秋霞校长说道。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