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随着青岛市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各学段已迎来全面复课。居家隔离的一个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给接下来的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便成了复课后的重点工作。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了岛城各中小学,看看它们如何指导学生快速调整学习状态,实现平稳过渡。
学生自查薄弱知识点
复课后,如何精准把脉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有疑难?针对这些问题,市南区教育中心给区属学校下发了各年级语数英学科的知识能力自评表。以三年级语文自评表为例,其中包含了字词句、阅读、表达、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共20项评价标准,如会写词语表中60个词语、背诵指定段落(《古诗三首》、《花钟》第1自然段)、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等。
学生按照自己对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星,例如,青岛基隆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陆同学在第四单元习作一项上没有给自己画“星星”,说明她描写人物心理、行为和事情经过方面存在难点。借助这一工具,各学科教师能够快速、清晰地了解学情,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基隆路小学教务主任孙晓忠介绍说:“通过学生自评表,我们发现学生居家期间整体学习情况良好,只是在个别知识点上还需要精准帮扶。例如六年的部分学生,对判断正反比例和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两方面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再进行重点讲解。”
“各学科已经组织学生自评,同时老师们还会结合随堂练习,进一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会放缓进度,对居家期间的教学内容进行阶段性复习,并在两周之内完成有效的衔接。”青岛大学路小学副校长王冬梅说。
复课首周以复习为主
“当时得知要居家学习,我们是非常焦虑的,孩子一人在家上网课肯定不如在学校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由于网课时间较短、教师无法实时监控学生、网络卡顿等诸多原因,许多家长放心不下孩子线上学习。居家期间的知识消化了吗?复课后跟得上教学进度吗?
为此,各学校把重点放在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上,在第一周主要以复习为主,没有给学生过快的学习节奏和过重的学习压力。“初一和初二年级根据知识容量,语数英学科安排了1-3节课复习,其他科目安排了1-2节课复习。复习课一般分为20-25分钟的重点知识梳理、15分钟左右的随堂练习和5-10分钟的答疑,巩固旧知的同时跟进检测,让学生真正‘吃透’所学知识。”青岛七中教导处副主任李秋芳介绍说,“只有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下一阶段的教学才能更顺利、更有效。”
青报教育在线从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了解到,在此次居家学习一开始,学校便进行了一次线下线上教学的衔接,先帮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再讲授新的内容。复课后,洛阳路二小教务副主任王湘雨又带领学生重新复习了居家期间语文两个单元的内容,周三已经开始新授课的学习。“下周我们将针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一次检测,进一步诊断学生学习质量。”王湘雨说。
另一方面,复课后,各中小学课后服务也同步开展,但受疫情影响,目前课后服务不允许混班安排,因此社团、第三方托管等形式暂停,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主要由教师看管完成作业和答疑解惑,这也为居家学习期间留下疑难点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补习时间。
总之,唯有科学统筹,将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才能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并让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线下的学习。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