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上网课注意力不集中、居家期间做事拖沓、兴趣和特长难以坚持……这些问题对孩子而言不仅是挑战和考验,更对家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为此,青岛大学路小学、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微集团发起家庭沙龙活动,引导学生在和家长交流中,找到一个困扰自身问题,探讨制定应对策略,并付诸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为了提高学生和家长交流的实效性,微集团心理教师利用心理健康的焦点解决技术,科学设计了六个层层深入的对话,分别是“你打算学习什么新技能解决目前最困扰自己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会做哪些和以前不一样的事?”“你希望得到哪些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你拥有新技能,你会如何庆祝?”“假如奇迹出现,你会有什么变化?”“一周后奇迹出现了吗?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这六个对话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入手,进而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办法,并设置评价方案。例如,大学路小学三年级二班学生李卓洋在和父母交流后,确定通过学习打羽毛球解决身体素质差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会快速完成学习任务,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练球。”李卓洋说,“在这过程中我想让爸爸妈妈陪练,如果成功学会这项体育技能,我希望以一次愉快的旅行来庆祝。”
大学路小学副校长王冬梅介绍说:“在一周的实践中,孩子收获了各方面的成长,如视力有了改善、学习效率提高了、房间变整洁了……此次家庭沙龙使居家学习期间困扰孩子的问题,变成了个人成长的新契机。”
市南区二实小四年级二班学生黄庭瑜发现自己经常做事拖沓,耽误时间,于是他计划用舒尔特方格训练法提高专注力。“我会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一张计划表,按照优先顺序逐一照做。”一周后,黄庭瑜惊喜地看到“奇迹”出现了,“我感到自己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更有计划了,爸爸妈妈也不用为我烦恼了。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坚持就有收获。”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以来,大学路小学、市南区二实小学教育微集团一直在探索通过专家讲座、好文推介、校长会客、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正面引导和积极促进力量,帮助广大家庭化解日常教育难题,推进家校协同共育,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新时代的积极成长者。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