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2月24日上午,青岛市李沧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出席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围绕“开放 包容 公平 幸福”这一李沧的新名片,认真审议各项报告,精准提出意见建议。记者注意到,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中,将涉及民生的各项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做出了详细的部署。在教育领域,李沧区将建成启用秀峰路小学等2所学校、3所幼儿园。
积极推动永平路、北站西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现如今,交通早已不再仅仅是马路上的车来车往:轨道交通、海空联运已经不再是新鲜事。道路就像流淌着血液的血脉,给城市的新陈代谢创造了生机和动力。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2022年,李沧区将以青岛北站这一交通枢纽为核心,发挥区域“临海、连空、接地”优势,积极推进TOD综合开发,着力打造胶东半岛企业总部基地。李沧区还将坚持基础先行、交通优先,加快东西广场地下空间、安顺路临时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外1小时、对内30分”的畅达优势。积极推动永平路片区、北站西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以高水平规划吸引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剩余城中村尽快改造,先行启动这两处
城市的更新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尽可能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李沧区将推动剩余城中村尽快改造:将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原则,积极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加快剩余城中村改造。各级各部门将有序推进调查摸底、规划编制、土地配置、成本核算等基础工作,先行启动戴家、长涧两个城中村改造任务,结合片区开发谋划好其他6个城中村改造计划,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高品质塑造商贸品牌,李村商圈要提档升级!
李村商圈,早已成为青岛第一商圈,日均最高人流量达到20万。随着地铁的开通,2号线和3号线在此交汇,再次带来了客流;除了李村商圈,原胶济铁路以西的大片地块已经建起了多座高层住宅,聚拢了人气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烟火气;万达广场、维客、李沧东部丽达广场,也见证着商超版图的扩大。面对这一客观现实,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了“高品质塑造商贸品牌”的口号。
李沧区将加快李村商圈提档升级,进一步丰富步行街业态,推动维客星城开街运营,对中心广场进行优化提升。除此之外,李沧区还将大力开展消费节、汽车展销会等助企惠民促消费活动,打响“旅游青岛、购物李沧”品牌。李沧区将鼓励外贸企业由传统贸易向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发展,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04亿元。
颜值品质双升级,一年要新增5600多个泊位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专门提到了“外提颜值、内强品质,打造文明典范新城区”的说法。这也意味着,2022年,李沧区将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堵”的问题、整治“乱”的现象、做好“美”的文章,推动城区品质全面提升。
在完善城区功能方面,李沧区将完成青岛北站及周边区域、楼山河北片区、金水路北片区控规批复。深入推进李村河上游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确保宜川路高压走廊、李村河上游生态恢复等11个项目完工。李沧区还将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90部,开展东南新苑、营子社区等6个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惠及居民2700户。加快推进安顺路、唐山路等6条重点道路打通工程,确保合水路等5条道路主线通车。配合做好地铁2号线、7号线、15号线建设,加快推进绿化迁改、手续办理等工作。新建停车场3处,新增泊位5698个,持续缓解停车难题。
建设“绿色公园城区”,让绿色成为最鲜明的底色
2021年,李沧区老虎山公园竣工开园。近年来,李沧区大力落实城市“双修”政策和城市塑造上的“山水园圈”工程,利用山岭的地貌优势结合海绵城市试点,不断完善山体设施,进行山体修复,改善山体水生态,降低山洪风险,全面提升绿地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了山水相依、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城市新形态。2022年,这一工作将继续推进:李沧区提出,要建设“绿色公园城区”,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打造更多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生态休闲场所,让绿色成为李沧最鲜明的底色。2022年,李沧区将开展烟墩山、坊子街山、河南庄山等3个山头公园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健身器材、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新建顺河支路、广水路等口袋公园8处,新增立体绿化10处,建设宜川路、楼山后河等城市绿道10公里。
李沧区还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开展李村河、大村河流域暗渠清淤,加快河道生态修复,力争实现水质再改善、再跃升。;李沧区还将完善联动监管执法模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新学校、新岗位、新养老服务:李沧展示民生新面貌
“在着力守牢疫情防控底线的前提下,李沧区还将优化服务、补齐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17件区办实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2022年,李沧区将建成启用秀峰路小学等2所学校、3所幼儿园。全面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李沧区还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李沧区将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性扶持创业2800人。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4000人次。
李沧区还将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扎实抓好低保、特困等救助政策落实。做好困难残疾人托养服务,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统筹抓好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协作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记者 刘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