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岛通济实验学校作为一所十五年一贯制寄宿制岛城民办名校,创建于2013年。在这8年的时间里,学校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校园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实验学校等40余项省、市级以上殊誉,步入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成功背后的密码是什么?不是学校和谐典雅的校园环境,也不是学校高端的硬件配置,而是学校坚持以质量立校、文化理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擦亮“青岛通济实验学校”这块教育“金招牌”。
质量立校 抓好学校生命线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更是社会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志。在办学过程中,青岛通济实验学校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秉承“让每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走“办学条件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多元发展特色化”的办学之路,紧抓“教育质量”这一立校之本,从不松懈。
学校以高效课堂为抓手,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次推进、针对性辅导的教学策略,让所有学生获得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培养目标。据了解,青岛通济实验学校继2020年首届高考实现“开门红”以来,教学成绩斐然,不仅高考成绩耀眼,中考更是实现了“尖与面”的双突破,学校小初衔接教学实验也取得了突出成果。学校近85%的学生被优质高中录取;会考及格率连续多年达到99%以上,位居青岛前列……
文化理校 擦亮专属教育品牌
“红心育人”党建品牌和“和美通济”校园文化品牌是青岛通济实验学校实施“文化理校”战略所打造的两大育人品牌。学校以党建为引领,以校园文化为抓手,全力构建“规范+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培基固本。
如今,通过两大品牌的打造,学校形成了“团结、诚信、勤奋、创新”的校风,“严谨、求实、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勤学、善思、自主、进取”的学风,更把“厚德健行,博学致远”的校训浸润在每一个学子的血液里,彰显出不同于他校、他人的精神气质。
人才强校 打造硬核师资天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青岛通济实验学校,教师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为此,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专家治校,名师引领”的战略,一手抓师德教育,一手抓业务培训。
自建校以来,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研究院”,聘请全国各地专家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高质量发展“传经送宝”,并采取“走出去”学习交流的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师骨干。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青岛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45人……
特色兴校 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励志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是青岛通济实验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缩影。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岛通济实验学校用行动书写着“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立德树人主旋律,充分发挥十五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实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和初高衔接教学实验,打通了学段间的壁垒,关注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让成长“无缝衔接”。
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学校发展有特色,学生培养有特长”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目标,通过开设百余个门类齐全的学生社团,及十余个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让京剧、乐器、书法、武术等特色课程走进学生们的课堂;通过开设系列实践、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一生一特长”“一人一技能”已然成为通济学子的独有特质,先后有千余名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学校初中部代表队连续三年荣获世界头脑奥赛中国区决赛一等奖,小学代表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校园综艺大赛金奖、全国英语才艺展示金奖。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如果说教育人都有一个梦,那么青岛通济实验学校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梦想之路上努力奔跑着,且信心满满,奋力谱写着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通讯员 郭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