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和其他同学比,我高中化学基础比较薄弱,《无机化学》听不太懂。”“老师,我的作业做的不好,我怕后面跟不上进度。”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化学——院办党支部的党员孙好芬老师在上课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困惑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也提出了这个问题。环境学院各专业又对化学基础要求很高,该怎样破解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呢?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思想、有意义的活动,学院党委在得知学生化学基础弱这一问题后,迅速行动,将解决学生化学课存在困难一事列为“我为师生办实事”清单,组成“补课”专班,帮扶化学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切实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
党团联动,精准摸排,探索教学新模式
在学院党委统一安排下,学院团委组织辅导员与学生会进行摸排:经过全面统计,有131名学生有补课需求;因大一课程和学生活动比较多,学生会详细统计出131名学生的无课表,确保后期补课学生有时间、不缺课;精准了解学生化学知识盲点,保证补课有针对性,切实起到效果。
学院党委班子走进化学教研室,与老师们交流探讨,化学教研室的15名老师就开展方式进行了讨论,杨启鹏老师:“由于本学期课程紧张,老师们的教学任务饱和,是否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为学生补习高中化学?”谭伟强老师认为:“线上教学还需要线下答疑作为补充,是否可以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为学生补习基础知识点。”经过多次讨论,老师们制定出“化学强基计划”,采取“线下公开课、线下集中答疑、线上随时答疑”三步走的方式,帮助学生尽快跟上学习进度。
党员带头,积极筹备,搭建有效学习平台
方案确定后,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结合各自授课模块,化学教研室的党员老师们带头,克服课程多、没时间等诸多问题,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长,开始精心备课。王焕丽老师结合最新高中的修订课本,对知识点进行逐一查阅备课,确保能做好学生的接续培养;关静老师利用课下时间,对《工程化学》的高中知识点进行梳理,保证知识讲解的准确性……
公开课共进行16次,在课上老师们神采飞扬,热情负责,以严格认真的态度向学生们讲授知识,同学们无一缺课,专心致志,认真听讲,把握每一次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机会。
集中答疑课上,有疑问的同学踊跃提问,消除了同学们的知识盲点。线上随时答疑环节,老师们利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及时上传相关资料,并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为大家搭建了有效的知识补给平台。
悉心呵护,保驾护航,助力学生成长
前进的过程中不免存在困难,为切实达到效果,任课老师和辅导员们及时向学生了解学习中的问题,有的同学反馈学习进度快、学习难度大,变得没有信心,学院有针对性地邀请高年级学生党员组成“党员小课堂”队伍,组织同年级学习效果好的“朋辈志愿者”队伍,在课下对老师们的授课答疑进行补充。辅导员针对没有信心的同学进行座谈、鼓励,悉心关怀,全面助力学生们的成长成才。
“化学公开课有效地做好了高中知识和大学知识的衔接,让我的学习不再吃力,谢谢老师们的付出,”给排水专业的彭语佳同学说。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院党委将以“化学强基计划”为牵引,持续关注学生困难,聚焦学生“急难盼愁”问题,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以教学质量为本,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通讯员 王妍 花会娟 王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