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香港路小学:懂是爱的前提,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

2021-09-29 22:38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面对“熊孩子”和班级里各种“官司”,老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优秀品质是对师德师风最好的诠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青岛香港路小学始终在不断深化和细化,9月29日,学校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李爽做《让每个孩子的心灵洒满阳光》讲座,李爽讲解了心理健康指导的正确打开方式,带老师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此次讲座中,李爽没有直入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而是从学生握笔姿势说了起来,现如今许多小学生的握笔姿势都不对,这源于过早地学习写字,因为幼儿园的孩子肌肉发育还不成熟,力量不够、协调性差,因此无法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升入小学后落下了这一“病根”。因此当孩子出现能力方面的问题时,要首先考虑到他的年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此外,李爽还通过一幅幅“房树人”主题的绘画,透视孩子真实的心理世界,引导老师们要读懂孩子,才能给予孩子更适合的爱。

当老师们遇到问题学生时如何处理呢?对此,李爽讲述了当代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如教育方法陈旧、家长责任意识淡薄、溺爱包办一切等,以及失衡的家庭教育表象,这往往就是造成孩子不良心理的根源。所以,问题学生不在其本身,很大程度上源自家庭教育环境。而现实中许多老师往往在学生身上下功夫,因此做了很多无用功。

在重点关注问题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也不可忽视。李爽详细讲解了建立辅导与被辅导的关系、评估学生的问题、确定辅导目标等心理辅导的六个步骤,并建议老师们加强理论基础、心理学、专业技能、专业技术等知识储备。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既学到了相关知识,又明确了改进方向。教师刘倩表示,老师不能只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去规定、限制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而要有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方法,学会如何去爱和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扉。教师徐婷婷表示,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优点,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要因材施教,了解孩子内心,呵护孩子心灵,保护孩子的天性,用爱唤醒孩子的内心自觉。

香港路小学副校长孙向阳表示,希望全体老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教育唤醒者,为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