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青岛十六中:专家引领明方向,课堂质量再提升

2021-08-28 13:2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开学之际,有机会聆听专家讲座,给自己充充电,抖擞精神,真是幸运!”“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严必友主任的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极具独创性思维。”8月27日,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严必友受邀来到青岛十六中教育教学年会的直播间,为全体教师带来主题为《提升课堂质量的六个优化》的专题讲座。讲座中,严主任将课堂质量提升的要素、方法、路径等内容倾囊相授,令老师们收获颇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讲座一开始,严必友主任便抛出了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将教师们的思绪引入到对课堂质量的思考中。严必友表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积极健康的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围绕这一主旨,他从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能力、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文化这“六个优化”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的教育工作者,严必友在讲座中既分享了自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案例,又包含了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解读,对国际前沿理论的分析。他的讲述引人入胜,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方向

“功夫要下在课前!”讲座中,严必友引导老师们重视教学目标的优化。他强调,如果忽视了目标,或者目标优化做的不好,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并不能达到预期。

严必有指出,吃透大纲、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是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他特别提到,要把握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基础、不同风格、不同方式学生的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

这一点让十六中老师宫莉感悟良多,她说,反观自身,教学上有时会追求过多过快过难,其实是过犹不及。今后一定课前优化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大纲、教材和学生,真正找到学生的位置和起点,具备诊断学生困难和需要的能力,实现目标导向并精准施策,助力学生高分和高素质的统一。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课堂质量的关键

如果说,教学目标起着方向性的作用,那么教学内容在课堂质量的提升中则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没有教学内容的优化,提高课堂质量就是一句空话!”严必友说,很多老师认为,把教案写的很完整、很详实,就是教学内容的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实际上,优化教学内容不是优化写在纸上的问题,而是我们心中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知识只是载体,老师不仅要考虑知识,而是要考虑方法、能力、思想,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度。

优化教学内容意味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应该备什么?严必友给出了六个可行性的解决策略。他指出,第一,教师要准备好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活动材料和设计;第二,有经验的老师会对学生学习活动有预见和把握;第三,对不同的学生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需的“扶手”和“台阶”的准备;第四,“走心”的讲解,老师讲在难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握本质;第五,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第六,促进学生在新情境下的能力迁移,特别是新课改下,如同样一道题,换个说法,学生就出现不会做的现象,这就是能力没有迁移。

交流探讨感悟深

“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接地气的案例分析,内涵丰富,实用性强,真是学到了!”讲座结束后,十六中老师们纷纷在评论区交流着自己的感悟。青报教育在线发现,虽然这次讲座在线上进行,不能面对面与专家来一场思想碰撞,但十六中老师们学习的那份激情已经被彻底点燃了。

李建英老师说,“六个优化”给我们指出方向,新时代技术的革新,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如何能展现出来?老师的讲解引发思考。

费静老师说,今年的教学年会,形式灵活,内容新颖。在“三新”背景下,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们一线教师高考考什么,应该如何教,极大助力了新学期的日常教学。

刘君老师说,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即教好书,育好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教好书,就要研究课程,研究教材和教法,同时,因为教育面对的主体是人,所以教育就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的传授,更要让教育的主体学生愿意学,即应该是”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更要加强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张林老师说,新时代的教师不断自我提升的同时,更要关注课堂,探寻能最好挖掘学生潜能的教学方式,去寻找和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绽放出自我独特的魅力。

提升课堂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专家的分享让老师们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相信站在新学期的起点上,青岛十六中的老师们将学以致用、改变观念、提升能力,守好课堂主阵地,促进课堂质量不断提升。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