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新学期从“心”出发,崂山六中线上培训为教师带来满满幸福感

2021-08-21 10:0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健康的心态会直接带给学生正向的成长环境。新学期即将开始,如何让老师在工作中何保持心理健康,获得源源不断的职业幸福感?8月20日,崂山六中特邀专家、名师做客“云端”,为老师们送来一场心灵的及时雨。

平衡压力的天秤做幸福教师

“作为教师,我们生活中有困惑、有美好时光、有烦恼、更有闪光时刻,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画卷。那么您知道如何在教师岗位上,感知幸福、获得幸福、拥有传播幸福的能力吗?”20日,石卉教授以《拥抱够得着的幸福——教师职业幸福力》主题,从如何拥有安全感、如何拥有获得感、师生关系、做幸福教师的密码四个方面,为崂山六中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走心”的学习盛宴,启发老师们在工作中收获幸福。据介绍,石卉是全国著名心理行为训练专家、国际认证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中国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特聘专家、青岛成长心理研究所所长、发展教育心理学博士。

人们生活中之所以感受到不快乐、不幸福往往源自于压力,而每个人面对这种压力的承受力和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人容易讨好别人,而忽略自我的不满;也有人往往将一切不满、错误的来源归咎于他人;还有人超越理智,将压力变成道理,指导他人行为;更有人会忽略自己的全部感受,不敢直面压力……对此,石教授表示,这几种反应都不是应对压力的有效处理方式,只有拥有幸福力才是平衡压力的“制胜法宝”,而幸福力则来源于自身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那么应该如何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呢?石教授坦言,安全感是人在三岁之前发展出的内在感觉,来自于父母;当这种内在感觉在小时候未被满足时,人们会终生去寻求安全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所以要想拥有获得感,有的人要学着自己做自己的港湾,学会自我修复。而获得感来则来源于主动、忙且爱自己的积极行为,适度运动、充足休息的健康生活状态,开心、喜悦的积极情绪,正向思考、接纳多元性的积极心理。获得安全感和获得感后,幸福感便随之而来。

线上互动让教师充分认识自我

压力测试、左右手交叉小游戏、依恋类型评估……讲座中,石教授不断突破线上培训的限制,积极与线下的教师互动。在互动中,老师们不断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就拿“左右手交叉小游戏”来说吧,老师们在石教授的指引下,将双手五指张开交叉在一起,在直播聊天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有的回复自己左手大拇指在上,有的则是右手大拇指在上。石教授说,这就是习惯带给我们的自动化反应,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反应,正如我们面对压力一样,一旦某种压力到来,就会自动化地产生某种压力应对策略。

而在依恋类型评估的过程中,石教授对依恋类型进行了说明,即安全型——拥有强大的安全感;回避型——凡事靠自己,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矛盾型——时刻保持警惕,缺乏安全感。聆听了石教授对依恋类型的专业讲解,老师们纷纷“对号入座”,将对自我的认识表达于聊天互动中。

 教师培训助力心灵、专业双丰收

当天,学校还基于新中考、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现精准备课,邀请中学正高级教师为老师们传经送宝,让老师们在心灵上产生幸福感,快乐教书育人的同时,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挑战,钻研课标、教材,提升自身育人水平,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今天的讲座,既有对老师们专业上的指导、提升,也关注到了老师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状态,可谓是心灵、专业双丰收!”“做幸福的老师方能培养幸福的学生,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崂山六中的老师们在学习中不断收获,不断感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办学的过程中,崂山六中始终将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扎实开展教师培训,赋能教师发展,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同时,学校以“让教师拥有幸福感”为突破口,加强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