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这个暑假老师们都在做什么?崂发小学来揭秘

2021-08-15 11:48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都说教师这个职业令人羡慕不已,可以享受两个超长的假期——暑假、寒假,殊不知那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在寒暑假也许他们会是最忙碌、最辛苦的一群人。那这个暑假教师们都在干什么呢?近日,青报教育在线采访到崂山区崂发小学家校共育部主任高秀芝,来揭秘小学教师的暑期轨迹。

做“敲门老师” 叮嘱学生防溺水

7月初,中小学生的暑假开始了,但对于崂发小学的老师们来说,他们的工作远未结束。高主任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截至8月13日,在崂发小学开展的“师爱进万家”线上、线下家访活动中,二十余名教师完成了全校530余名学生的家庭走访,“敲门入户”讲解疫情防控、防溺水、交通安全、防汛防台风、预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内容,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情况。

针对部分返乡的学生,学校还暖心开启“线上家访”形式。班主任老师们通过微信视频连线千里之外的学生、家长,再三叮嘱学生防溺水等安全常识,激励学生暑期学习不松懈。这一贴心的举动,让视频连线中的家长们纷纷洋扬起了笑脸,大呼“老师实在是太温暖人心了!”“还是老师的话管用!”。

家访获“真经” 一生一策伴学生成长

而崂发小学开展的此次家访活动,并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老师们在家访过程中,利用学校下发的暑期家访记录表,认真记录,汇总出了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家访目的、家访过程等,以便开学之后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最适合的教育。对此,高主任表示,家访是为因人施教寻找良策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学生心贴心地促膝谈话,与家长面对面地坦率交流,教师既能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背景,又能关注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境,从而达到心灵的互通,同时也能体验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产生教书育人的幸福感,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崂发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姜宇恒同学在班主任高春玲的眼中是一个有礼貌、非常聪明的男孩,但是也有着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拖沓、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在家访过程中,高老师着重与宇恒的家长交流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高老师发现,孩子的父母非常负责,对孩子的学习也抓的很紧,那到底是哪个环节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呢?经过推心置腹的交流,高老师找到了其中缘由——父母抓得过紧难免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加上孩子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所以孩子上课常常听不懂,学习起来非常吃力,长此以往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高老师“支招”家长,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孩子便于接受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同时希望孩子能利用假期查漏补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校互动显温情 家长赞赏育人心

“作为家长,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通过家访,更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作为家长应做好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此次家访活动中,老师们接地气、近距离、一对一的指导让学生和家长们很是感动,也让家长们收获满满,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的孩子从不多言多语,很静,做事容易拖沓,也缺少活力和自信,这一点一直让我很困惑。从和老师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个人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很难改变,但是考虑到自身性格中的某项弱项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家长还是要尝试引导孩子以开放的心态学习、生活和交往。”五年级一班刘博文家长表示,经过这次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自己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情况。老师们关心学生不辞辛劳、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令自己十分感动。作为家长也将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多和老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教育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完成的。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除了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崂山区崂发小学还通过专题培训、家长会、家委会经验交流等形式,有效落实“家校共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不断实现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共赢,促进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