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顺德居幼儿园培训二: 拨开游戏案例迷雾,赋能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2021-07-17 12:57

青报教育在线讯  看不到游戏中的“哇时刻”怎么办?如何增加小班幼儿游戏中的亮点?介入幼儿游戏中的时机与度怎样把握?7月16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孙玉洁,聚焦困扰幼儿教师的实际问题,手把手指导游戏案例的发现、生成、撰写,为在一线岗位迷茫的老师指点迷津,从而使其在专业发展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案例有章可依

想要生成一篇好的游戏案例,首先要清楚什么样的游戏案例是“好”的?只有明确了好案例的标准,设计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此,孙玉洁从案例的本质、教育叙事与教育案例的不同、游戏案例的价值等讲起,提出了好的教育案例的特点,即描述过程真实细腻,能够引起共鸣,关键事件有典型,能引起反思和讨论,能够被解释和重新解释。

再具体来说,就是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或现实生活场景,叙述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语言和动作包含问题的困境,儿童作出决策所依赖的事实、认识和偏见可以使读者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等。

指导有方解困惑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如何发现和生成游戏案例呢?讲座中,孙玉洁展示丰富的游戏案例,带老师们一起分析,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通过介绍美国教师教蚯蚓的课例和《规则的遵守与创生》这一案例,她提炼了三条策略:一是勤观察,找准典型的、矛盾的事例;二是多阅读分析他人案例;三是经常反思和讨论。

在讲到如何撰写游戏案例时,她借助《小班积木区游戏观察与分析》和《我看见了星星》两个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撰写游戏案例的六大法宝,如单个案例分析可分三步走、用问题树的方式分析案例、启动案例研究、撰写案例分析的三种格式等,这为老师们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用方法。

教师内省亮明灯

孙玉洁的分享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指导,老师们如获至宝,听课时频繁拍照,不肯错过每一个点。“之前观察孩子游戏时,欠缺对游戏视频的反复研究和解读孩子游戏行为,孙教授的讲座是我今后撰写游戏案例的明灯。”棘洪滩街道魏家庄幼儿园教师祁爱珍说,“需要内化的知识比较多,我会把它更好地运用到孩子们的成长中”

而棘洪滩街道古岛幼儿园教师张丽丽则产生了不同的思考,她说:“基于儿童的视角设计幼儿园游戏课程也可以使得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课程更加的生动有趣,且可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会更好地实现游戏课程的教育目的,使幼儿在游戏课程中更好地游戏、发展。”

幼儿教师对于游戏案例研究往往困惑多、方法少,今天的讲座犹如及时雨,对幼儿教师的游戏案例研究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也能更有效地为幼儿教师成长提速,从而助推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