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山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山东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2022)》文件精神,有效推进教育教学工作,青岛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验校联盟于今日上午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珠江路200号)举办“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基于智慧教育的课堂研究”交流研讨会。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主要领导有:青岛市教科院课程中心章鹏主任、教研员姜全生老师、马伟林老师;青岛市装备信息中心主任助理李晓梅老师;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小学部负责人王连明;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智慧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任萌;实验联盟校各小学分管校长、分管主任、骨干教师们。
信息技术引领智慧教育融合课堂
会议第一项由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王连明致辞,王书记指出,青岛西海岸新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慧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应用的智能、高效课堂,通过对学习数据的分析,真正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及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造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数据驱动课堂变革,智能助推集团共优
会议第二项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教育集团张燕校长进行《数据驱动课堂变革,智能助推集团共优》主题经验交流,张校长从以大数据和智慧技术为触点,落实“四个智慧项目”、聚焦智慧管理,实施全程智能管理、聚焦素养提升,凸显智慧教育核心力量、数据驱动课堂变革,重建教育新生态等方面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集团校在不断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下,按照各学科特点,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教师教学精准化”的详细实施过程。
九学科十节课全面展开智慧课堂
本次课堂观摩分为九个地点,分别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制、人工智能、体育 、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主会场是英语学科的课程,由珠江路小学刘青云老师展示。
课前603班的同学们用戏曲快板的形式为本次英语课烘托了欢乐的氛围,刘老师依托畅言智慧系统为我们展示了六年级下册的课例。本节课主要探讨人的变化。刘老师以“自己的变化——课本人物的变化——孩子们自己发生的变化”为主线,最大化探索畅言智慧系统与学科融合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贯通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课前利用畅言智慧课堂的作业功能,给学生发布上传照片七彩任务作业,以便上课时进行实时讨论。课中,利用畅言智慧课堂的电子课本,使用“点读”功能规范学生发音,将教材上Let's try和Let's talk中的题目利用学生机全班作答,借助即时的数据反馈和拍照上传的作业内容,实现了对全班同学的目标达成情况的监控。课后分层设置七彩任务,将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后。整节课,以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为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学生充分创设表达的机会,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实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课堂形态。
罗斌老师执教《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一开始通过动态地展示点→线→面→体的过程,帮助学生实现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过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的表象。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量、形状和长度等特征。通过制作框架和拆除框架以及给长方体拍照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从三维立体到二维平面的转化过程,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智慧教育平板的使用贯穿整堂课,随机选人、抢答、屏幕巡视、屏幕推送、截屏分享、全班作答等功能的使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教学效果超过预期。
薛尚知老师执教《田野在召唤》一课,《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节奏鲜明,旋律动听,给人以春的遐想,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低声部的学习。薛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深受学生喜爱。本节课,她以畅游田野、品味春天为题导入本节课的学习,设计身临其境的田野之旅、演唱跳动的音符球、音乐闯关游戏等精彩环节解决低声部旋律,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智慧课堂氛围中掌握合唱的演唱技巧。后通过对比欣赏体会演唱形式、演唱情绪的区别,提高音乐素养。
李艳芳老师执教二年级《有趣的双脚跳》,她用特有的课堂感染力,幽默的沟通方式,让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在双脚跳游戏中步步推进、层层深入,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学生练习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李老师巧妙利用畅言智慧课堂中的PK板、计时器、现场录制、小画笔等功能,增强了课堂的灵动性和开放性。
苏雪老师执教四年级地方与校本课程《认识新朋友》,她通过小机器人的展示导入本课,以问题为导向,以积木编程为方式,不仅让整个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同时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苏老师运用了智慧教育平板中的无线同屏、pk板、计时器等功能,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与高效性。
王馨笛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ICODE编程之最优路径》,王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从旅行、送快递等生活中的路线规划问题入手,层层引入课题,让信息技术课不再局限于理论与机器,将编程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本节课,王老师充分利用智慧课堂,借助画笔帮助学生直观画出路线,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借助pk板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挑战中突破重难点,感受最优化思想带给我们的启发,活学活用,真正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来。
四通八达的交通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本节课由北庄校区金玉老师主讲,高廷霞老师助讲,采用同步课堂的方式,结合新老师的激情,老教师的经验打造出的一节高效课堂。本节课由古诗视频导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通过细心听一听,动心说一说,用心选一选,精心画一画四个活动,学习感受交通工具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以及中国的强大产生的自豪感,最后还不忘渗透疫情教育。
走进语文课堂,轻松高效的《军神》一课正在进行。赵伟老师结合系统里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对课文进行讲解。基于这些丰富的资料展示,学生对课文的写作背景有了更深入地了解。通过电子课本批注、重点圈画、鱼骨图,进一步明确了人物与故事情节的联系;通过有拍照讲解,亲切自然的互动交流,即时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最后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视频展示,帮助同学们直观清晰地感受了文章中所表达的革命先辈铁一般的意志与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管磊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科学课《植物的花》,从生活中各种常见的花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翻翻卡、计时器、思维导图、拍照讲解等智慧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分组实验等活动循序渐进的掌握花的组成部分和分类方法,达到做中学、玩中学,并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环保方面的德育。
动态数据分析,构建生成性课堂
珠江路小学教育集团的孙晓燕、张佳琦、陈薛俊怡、王艺伟、李艳芳、薛尚知六位教师以《动态数据分析构建生成性课堂》为主题进行了论坛,老师们从自己任教的学科入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解读了数据分析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分享了数据分析带给教师与学生的改变。
珠江路小学教研室管华主任以《技术赋能课堂,数据改变教与学》为题做交流汇报。她结合一年多的语文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交流展示“智慧课堂五步教学法”,即以学定教汇疑惑、交流展示再探究、点拨分析释疑难、巩固拓展进阶练、提升能力随堂测。借助智慧教育技术手段,依托大数据,通过语文课智慧堂教学的五个环节,教师的教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具个性化,教学反馈和检测更加智能化和数据化,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衡山路小学信息技术中心衣学芹主任结合学校智慧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实践中借助AI技术提高个性化学习效率的感受进行了交流。将技术和教学融合应用,让教学更加简单、真实、即时、轻松、互动。同时,突破传统教室的时空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高效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屋建瓴点评总结
青岛市教科院马伟林老师就本次展示课、教师论坛、经验交流作点评讲话。马老师结合课例,深度剖析智慧教育中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的一种习惯,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教会学生方法和能力。
青岛市装备信息中心主任助理李晓梅对本次活动赋予高度评价。她表示,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现代老师必备的教学习惯与能力。
利用数据分析,注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精准施策,课后智能分析,青岛市教科院课程中心章鹏主任总结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改革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说过,“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保持敏锐的目光,密切跟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趋势。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将借智慧教育的东风,搭建智慧课堂,点亮智慧人生!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