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走进博物馆上非遗课,幼师学子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2021-03-14 13:43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为落实“十个一”活动计划,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3月13日,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开展“领略非遗之美,弘扬传统文化”十个一系列非遗研学活动,同学们走进博物馆,亲手制作泥老虎,感受青岛市非遗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承载着祖辈们的聪明才智,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珍贵资源。青岛市非遗文化博物馆根据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同类别,分别设置即墨传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戏剧五大展区,展示有60多个各非遗项目。

活动前,青岛幼师“浥轻尘”志愿队队长王祺皓与文化馆负责人邵勇,在青岛幼师团委的指导下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同学们通过数码环幕电影、全息魔幻剧场、亲身体验等方式,了解了即墨秃尾巴老李传说、田横祭海节、大欧鸟笼制作技艺、葛村榼子制作技艺等极具胶东传统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负责人邵勇向同学们讲解了泥老虎的由来和彩绘技艺的要领,同学们和同行的家长们一起参与到彩绘泥老虎的制作当中。

活动最后,王祺皓和学生代表毕佳雨、王墨莛向文化馆赠予三幅手工艺品,分别是学校教师杨光创作的剪纸作品《中国梦》,学生陈晓宇创作的电烙画《仕女图》,学生王芮、袁梦琦、马馨玥创作的衍纸画《国色天香》。邵勇表示,青岛幼师百名学子的非遗研学,是一次极具特殊意义的活动,将大大促进青岛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

研学实践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文化自信。青岛幼儿师范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研学工作,与多个研学基地合作,定期开展研学活动,打造多层次、丰富化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讯员 王祺皓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