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通达高新 德能济世”“仁义礼智信 忠孝谦勤勇”……漫步在青岛高新职业学校,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这所学校楼道里的一字一句,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都在向人们述说着“高新人”的志向与情怀。
字里行间,通晓古今还很接地气
“无论是办公楼里的‘和合偕习、通达卓异’,还是教学楼里的‘通达高新 德能济世’‘仁义礼智信 忠孝谦勤勇’,合起来体现的是学校的理念与精神,每一个字单独拿出来,又是一段故事,一种情怀!”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党委书记袁有存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加大精神文化建设力度,培育“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学校精神,打造文化育人高地。明确了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意义,优化了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推进了校徽、校歌、校旗、校色、校服、学校卡通形象等文化标志物的标准化展示与投放,提升了师生感性素养,培育幸福体验能力。
说着,袁书记领着记者走到“和合偕习、通达卓异”这面文化墙面前,他说,“和合偕习”出自《管子·幼官》第八篇,其意指民众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和谐融合、亲密无间、同心协力,为共同的事业努力奋斗。具有这样精神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任何困难也压不倒的,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撼动的。至于“通达卓异”,“通达”指学校办学行为与目标的四通八达,“卓异”指超出一般的、非凡出众。这就是高新的精神,体现了学习、协作、和谐、多远、优质等特质,是学校跨越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
在教学楼中,“通达高新 德能济世”“仁义礼智信 忠孝谦勤勇”则诠释了不同的含义,其中,“通达高新 德能济世”这八个字,每个字代表了学校的一个专业,与高新知行完美地融入在了一起。比如,对于“通”的诠释,通者,达也。来往不穷谓之通。学校希望莘莘学子们能做到的四通,即与专业通、与学校通、与家庭通、与社会通,与之对应的专业为会计。
而“仁义礼智信 忠孝谦勤勇”则以古代名人典故,比如“仁”字,仁者,亲也。仁者,爱人者也。克己复礼为仁也。与之对应的故事为孔子的“杏坛讲学”。
在袁书记的讲解下,记者漫步其中,深深地感受到了青岛高新职业学校蕴藏的魅力、暗藏的玄妙。“或许,很多孩子还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我们也是不求每个人像背诵古文一样去背下其中的深意,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何况每日沉浸在学校这种氛围之中,慢慢地,他们会对这里的每一个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才是我们当初设立文化墙的初衷!”袁书记说道。
现代科技,让班级的文化活起来
除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作为一所崇尚现代化办学的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校园里还涌动着现代科技的身影,也正是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让学校班级的文化“活”了起来。
在教学楼中,记者发现,每个班外的墙壁上都悬挂着一个电子屏,上面不仅有班级信息、班优光荣榜、当天课程安排、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须知、名人名家传记,更有班级活动视频。“这里面,有你想了解的各班详细的情况,包括出勤、每天上课的内容等,轻轻一点一目了然,当然,里面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这个班级活动视频了。”袁书记说,这个电子显示屏是学校在今年夏天刚刚安装完成的,孩子们可以自己编辑、拍摄班级活动,然后上传到仪器上,如此一来,班级的风采就可以通过这个来展示出来。许多同学一下课,就会围拢在这里,看到自己的身影,不禁会笑出声来,还可以和其他同学分享,让班级氛围变得其乐融融。
对此,2019级综合高中一班的高云珂告诉记者,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是一所古今文化历史可以完美融合、相互穿越的学校。在这里,既能耳濡目染地品味历史的博大精深,又能体会到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心里,这里已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像是一座会说话的历史园林。
青报教育在线 周鹏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