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早上6时起床,6时30分出发坐上班车,7时35分左右,二人一起吃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下班一起回家……”这是青岛第十九中学的一对双职工家庭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故事虽平淡却温馨,让人羡慕不已。
物化是一“家”
2015年青岛十九中来了十几位年轻教师,在这一批年轻教师队伍当中就有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张建华和孔祥梅。
张建华来自山东聊城,孔祥梅来自山东泰安,两位同是1990年的年轻人。
一开始,教化学的张建华和教物理的孔祥梅被分配到同一班级,“其实在教同一个班级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交集,相反是在学校组织的一些年轻教师的活动当中我们俩才慢慢熟悉起来。”孔祥梅腼腆地说起二人相识相知的故事,“我们俩都是外地人刚来青岛,有时周末会一起约着出去吃个饭呀,逛逛青岛呀,慢慢地就更熟了,交往过程中觉得建华是一个比较踏实,有责任心的人,两个人也比较聊得来,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在一起了,没有轰轰烈烈,有的是平平淡淡的陪伴,让我们彼此更安心地依赖对方。”
张建华说:“都说物理化学是一家,果然,我们在一起了。”就在这奇妙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下,教化学他和教物理的她在青岛共同构筑了一个家。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有学生经常迟到怎么办?有学生上课睡觉怎么办?有学生不交作业怎么办……在教学管理方面,两人也会进行沟通和讨论,一起相互督促,相互激励着前进,经常在一起分享教学过程中的趣事或者遇到的问题。
你说的我都懂,我的难处你能理解。“我们都已经当了3年班主任了,但具体时间先后有交叉,孔老师当班主任时间比我早,所以后面我当班主任的时候,会向孔老师多学习,取取经。”张建华说,在工作当中尤其是面对学生的一些问题处理的时候,有的时候其实是很生气,但让自己感觉很宽慰的是,回到家之后有个人在一旁能够关心自己,劝解自己,因为第二天还要正常地去工作上课,所以要及时地排解好自己的情绪,“有孔老师这样一位懂我、理解我的人,这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其实在我第一年当一年班主任,因为当时比较年轻,遇到事情也会着急上火,张老师会在一旁安慰,会陪着我把坏情绪发泄出来,重拾心情,再出发。”孔祥梅说,在教学管理方面,两人也辩论过,男班主任和女班主任的做法会不同,张老师比较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事实证明张老师更让学生喜欢,自己也向张老师学习到了很多,“正是有了彼此的陪伴,我们才会共同成长。”
今年,张老师和孔老师共同迎来了自己的30岁,现在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宝宝。说起这个话题,孔祥梅说:“想到这些,感觉眼泪在打转,我生孩子的时候建华悉心照顾,在那段特殊时间会特别照顾我的情绪,在工作生活中能够彼此照顾,温暖支持,感觉得丈夫如此,挺欣慰的,我们将会继续保持着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相互扶持,一起携手教书育人。”
青报教育在线 袁敏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