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未来五年,增加近10万学位为咱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娃儿们入学保驾护航

2020-08-21 19:3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8月21日,为期三天的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干部暑期读书班落下帷幕,闭幕仪式上,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于瑞泳在回顾了该区“十三五”教育体育发展情况的同时,系统谋划未来五年新区教育体育工作,到2025年,新区将规划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109所,增加学位90970个,培养300名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校(园)长、教育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让新区成为优秀教育体育人才集聚高地。

“十三五”回顾

投入136亿元有效解决“大班额”

“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覆盖新区全域。”于局长说,“十三五”期间,投入13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72所,新增学位83750个,有效解决了“大班额”问题。2016年以来,该区融合交流干部274名,提拔重用干部145名,同时,推动干部年轻化,校级干部平均年龄下降6岁,新提拔的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平均年龄均下降5岁。该区深化教师招聘模式改革,提升学历层次,首次实施专业技能测试,首次实施面试前置,优秀公费师范生由“十二五”的15人,增长至148人;2016年以来,补充教师2445人,研究生占22%,比“十二五”增加5%。全区副高级教师2375名,比“十二五”增加1256名;正高级教师由“十二五”的3人增加至26人,是“十二五”的8.7倍。

为了拓宽人才引育渠道,青西新区还出台了新区教育人才引育政策,引进82名高层次教育人才,给予引进人才最高100万元生活补贴和80万元购房补贴。支持自主培育人才,给予自主育人单位最高30万元奖励。建立后备人才资源库,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程,成立34个“三名工作室”,给予每年3~5万元培训补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表彰教师2921人,是“十二五”的2.6倍,涌现出张晓冰、胡光明、张丽等一批师德楷模。

在此推动之下,青西新区教育也可谓硕果累累,其中,“十三五”期间,普通高考29人被清华、北大录取,36人被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前50名境外大学录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区学子勇夺金牌57枚,连续居全国同类区市之首。在校生由34.5万人,增长至41.5万人,新市民子女入学享受同城待遇,占比由20%增长到30.1%。

2020年

疫情期间制作优质课程近万个

2020年,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青西新区教育和体育局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6个工作专班、9个驻区高校工作组,3万余名干部教师顾全大局、守望相助,拿出“战时状态”。期间,用较短的时间,分配调拨物资53万件,捐赠物资8万件,购买物资14万件。干部教师爱心捐款590.6万元,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正月初三,该区率先启动高中“空中课堂”建设,打造299节优质线上资源,推送省市名校名师精品课1200多节、微课11000多节,成立尖优生虚拟班,积极开展线上集体备课,确保高考备考不断档。疫情期间,各学段制作线上优质课程资源9873个,帮助664名学生解决线上学习困难,在线访问总量达67万人次。自4月15日起,全区中小学、幼儿园2.8万名教职工、23万名学生,分六批顺利开学;驻区高校8099名教职工、3.2万名大学生,分批错峰平安复课。

与此同时,45个教育项目纳入区“投资攻坚战”,新建太行山中学、两河初中、青岛小镇小学、五台山路小学,扩建红军小学、柳花泊小学,新建安子四幼等8个项目已完工,新建兰东路幼儿园、青岛小镇幼儿园,扩建崇明岛路小学等10个项目开工,完成投资8.7亿元,超目标任务的8%。普惠学位供给也取得突破。建成启用香江学府等20所幼儿园,增加学前公办学位7500个。拨付普惠性民办园经费补助2889万元,认定普惠园63所,新增普惠学位4100个,普惠率达90%。集团化办学也深入推进。研究出台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新成立9个学前教育集团、11个义务教育集团,统筹优化集团干部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育集团干部教师薪酬制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另外,智慧校园建设风生水起。遴选20所智慧教育基地学校,升级改造110所学校校园网络,为全区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师生配备移动终端。开展信息素养提升培训,1.38万名教师完成线上课程学习,1.33万名教师通过测试,在线学习超过300万人次。新区成功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是青岛唯一入选的区市。而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今年7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创新区历史新高。

对于下半年的展望,于局长提出了“六个要”,即要慎终如始,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要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满意度;要提质增速,推进教育体育设施建设;要持之以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高效办赛,激发时尚体育活力;要从严治党,锤炼过硬作风。

“十四五”展望

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对于青西新区在“十四五”的发展,于局长更是充满了信心,他说,城市发展,教育先行。“十四五”时期,是新区教育体育事业乘势而上、跨越发展重要时期,希望与梦想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于局长指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开启新一个百年的关键之年。“十四五”期间,该区将继续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打造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及品牌影响的现代化一流教育集团。优化幼儿园布局,扩大普惠学位供给,优质幼儿园数量达到90%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以上,创建“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继续推出学前教育“西海岸经验”。统筹推进集团化办学与小学“强基”、初中“提升”工程,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丰富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优三美”经验,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按照教育适龄人口每年6.5%的增速,规划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109所,增加学位90970个,规划预留各级各类教育设施21所,预留学位32640个。建成启用国内一流的特殊教育中心,建成维多利亚湾高中、城南高中,建设灵山卫高中、殷家河片区高中,迁建区高职校,按照中高职一体化标准,建设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新校区。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青岛西海岸奥体中心、古镇口大学城体育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新建50处笼式健身场地、更新新建500处健身设施。另外,加快智慧教育。打造“青岛领先、国内一流”的智慧教育体系,争创“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

到2025年,培养300名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校(园)长、教育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让新区成为优秀教育体育人才集聚高地。在推动高中高质量发展方面,推进高中学校管理机制和办学机制改革,大幅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更多的普通高中学子进入清华、北大和双一流高校,让更多的职教学子通过职教高考实现大学梦。推动优质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通过办分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全方位提升薄弱高中、新建高中办学质量。

青报教育在线 周鹏 高晶欣 通讯员 李赢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