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网上教数学遇瓶颈?崂山育才学校有一套

2020-03-06 11:14

青报教育在线讯 要说起“空中课堂”最难讲的学科,恐怕莫过于数学了,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教学更注重的是方法和引导,由于无法面授机宜,让不少老师犯了愁。可是在崂山育才学校,有这样一帮数学老师,他们不仅迎难而上,还摸索出了一套教授数学课程的妙招。

结合疫情,轻松掌握折线统计图

“中国有句俗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就等于自己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同时能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更深层次地获取数学学习技能。预习无疑是先学后教的一个良好载体。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崂山育才学校数学老师们共同的心声。

为此,该校数学组的老师们将预习作为了引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关键环节。该校五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在教授《折线统计图》中,就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疫情”相结合,将看到每天疫情中确诊人数、疑似病例数字的变化,和网络上出现的一张张关于统计病情人数的图片,通过学习折线统计图来让孩子们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加形象生动地正确认识这场疫情战役的走势。希望有朝一日,孩子们也能像钟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那样秉持科学的精神,勤奋、严谨、真实、负责……

为检验效果,拿自家孩子“练手”

为了更好地做好数学线上教学工作,崂山育才学校实行了“分年级、分学段、提前介入”的工作方法,为还在摸索的老师们提供了专业指导。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该校的数学组不仅每周提前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更让线上教研活动成为了每天的“常态”,老师们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各抒己见,对于授课内容举一反三,甚至拿自己和同事的孩子进行“练手”,以确保正式上课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对于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我们数学组的老师们还专门开设了解疑答惑的时间,以保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空中课堂’学习的内容,跟上学习进度。”该校五年级数学组的负责老师说道,为此,我们通过钉钉批改与微信批改的方式,建议学生们每天完成做一做、练一练、巩固练习或计算练习,对于自愿提交的学生作业,老师们无论多晚都会及时进行圈点修改与语音指导。

亲子数学实践,孩子变身“大掌柜”

“经过一段时间和家长、孩子们的磨合,孩子对于在线的数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们的老师们倍感欣慰!”崂山育才学校孙颖副校长说。

孙副校长说,数学组的老师们还以班为单位,加入了亲子数学实践活动,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内容一下子“活”了起来,孩子们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不仅愿意和家长分享学习中的快乐,甚至还将这些学习方法应用到家中的小事中,比如制定家庭账本、绘制疫情统计表等,让家长们觉得,原来学好数学课,在生活中会这么“实用”,纷纷为学校数学组的老师们点赞。

青报教育在线 周鹏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