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青岛平度九中化学组老师们以新冠肺炎为背景,挖掘学科知识热点,编写了一套化学试题。亲爱的同学们,赶紧试试看你能打多少分。(友情提示:选择题正确答案不限于一个。)
无机化学部分(1-20)
1、“2019-nCoV” 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分子的平均直径在100纳米左右。关于该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毒溶与水所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医护人员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用水煮沸后或84消毒液浸泡后处理
C.该病毒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全部水解为氨基酸
D.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凡是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均应用95%的乙醇严格消毒
2、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氧乙酸(CH3COOH)是杀灭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一种混合物
B.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机物
C.过氧乙酸是一元酸
D.过氧乙酸的摩尔质量是76
3、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引发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二氧化氯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由此判断二氧化氯( )
A.是强还原剂 B.是强氧化剂 C.分子中氯为-1价 D.是共价化合物
4、2019年12月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很多家庭用“84”消毒液消毒,关于“84”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B.“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C.“84”消毒液可直接用于双手消毒
D.“84”消毒液需低温避光保存
5、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KN95口罩经过75% 酒精消毒后可以多次使用
C.84消毒液跟洁厕灵(主要成分HCl)混合使用消毒效果更好
D.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6、2019年12月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毒液的浓度越大,杀死病毒的效果越好。
B.“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可以增强消毒效果。
C.所有浓的盐溶液都可以杀死病毒。
D.毛巾、口罩可以用开水消毒,目的是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7、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经科学检测,导致此次传染病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该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的空气飞沫,接触病毒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根据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记者会上透露: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56℃持续30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是混有病毒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吸入后导致感染,出门佩戴口罩是一种很好的防护措施
B.可以通过饮酒的方式预防病毒,并且75%的最好
C.“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是因为病毒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变性
D.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8、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一些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下列关于常用消毒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KMnO4)是氧化物
B.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C.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9、以下关于新型肺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铁蛋白能预防新型肺炎
B.吃草莓能预防肺炎
C.新冠状病毒仅在动物体内存活,无法在体外存活
D.新冠状病毒在56℃的水中30分钟后可灭活
10、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4消毒液、过氧乙酸、酒精等这些消毒剂能有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其中酒精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B.“火神山”医院修建时地面上铺的HDPE膜也称高密度聚乙烯膜,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高分子化合物。
C.科研人员积极研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D.N95口罩用0.3微米氯化钠颗粒进行测试,阻隔率达95%以上,戴N95口罩可有效阻隔PM2.5
11、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4日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1)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2)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84消毒液、酒精等这些消毒剂能有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常喝白酒就可预防新冠肺炎。
B. 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可同时使用
C.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阿比朵尔溶液时所用典型仪器是容量瓶
D.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血液、粪便在人类传播
12、根据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记者会上透露: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56℃持续30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双氧水、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氧水分解能产生氧气,体现了H2O2的氧化性
B .75%的乙醇,是C2H5OH的质量分数是75%
C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利用其氧化性使病毒蛋白质变性,起到消毒作用
D .过氧乙酸,分子式(C2H4O3), 具有腐蚀性,不可用铁质容器储存
13、2020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氧乙酸( CH3COOOH)是杀灭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一种混合物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3
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14、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l00g水中
B.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
C.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
D.称取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
15、李兰娟院士说,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关于300微摩尔浓度说法正确的是:( )
A.1mL溶液中含有达芦那韦0.3微摩尔
B. 将30微摩尔达芦那韦溶于100mL水可配得该溶液
C. 溶液中含有达芦那韦分子个数为0.0003NA
D. 实验室配制该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16、2019年12月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酒精、84消毒液在各大药店紧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电离常数H2CO3:Ka1 =4.30×10-7,Ka2=5.61×10-11 HClO:Ka=2.95×10-8)
A.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0%
B.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方程式:NaClO+CO2+H2O=NaHCO3+HClO
C.酒精、84消毒液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盐析
D.反应ClO-+H2O HClO+OH-的Kh=3.4×10-7
17、专家指出:酒精、84消毒液、双氧水、过氧乙酸等,均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5%的酒精比75%的酒精杀菌能力强
B.84消毒液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
C.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原理相同
D.过氧乙酸的制备:CH3COOH+H2O2=CH3COOOH+H2O,则过氧乙酸中的两个碳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18、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毒剂--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易分解,易爆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时,消毒人员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要求答两点):____________;
(3)储存、运输过氧乙酸时要注意的事项是(要求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
19、近期发现多起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为有效预防控制冠状病毒,人们多抢购“84”消毒液。已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试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试以食盐、水为原料,设计实验室制取“84消毒液”。(已知电解食盐水可得到氯气、氢氧化钠、水) ①实验内容为:电解食盐水制得氯气; ②实验内容为:_____________ ; 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③将制得的溶液装瓶保存。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已知电离常数H2CO3:Ka1 =4.30×10-7,Ka2=5.61×10-11 HClO:Ka=2.95×10-8)
(3)用于杀死病菌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0、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然而,冠状病毒在环境里并不是无坚不摧,对于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84 消毒液”可以对家庭进行杀菌消毒
(1)实验室制备“84 消毒液”的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 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不能混用,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有机化学部分(21-26)
21、冠状病毒是引起人患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中含有脲嘧啶核糖核苷酸,其结构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脲嘧啶核糖核苷酸能发生酯化反应
B.脲嘧啶核糖核苷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分子中的P原子发生了sp2杂化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用乙醇消毒
22、洛匹那韦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属于抗HIV类药物。最近发现其对正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有治疗作用。洛匹那韦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洛匹那韦的分子式为C37H44O5N4
B.洛匹那韦的结构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
C.洛匹那韦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消去反应
D.洛匹那韦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3、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于2月4日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新研究成果。初步测试发现,在体外细胞实验中,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对比,限制效率达280倍。下图是达芦那韦结构简式,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共5个手性碳
B.该物质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C.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等反应类型
D.分子式为C27H37N2O7S
2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除了高温消灭病毒之外,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已知乙醇与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二者结构式不同的是( )
A.乙醇易溶于水,甲醚不溶于水
B.在1份乙醇中加入6份浓硫酸,当加热到140℃时生成醚
C.乙醇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甲醚则不能
D.甲醚比乙醇更易溶于油脂类物质中
25、黄连素对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分子式:C20H18ClNO4,盐酸黄连素结构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于热水。
B、熔点高于石墨
C、易被高锰酸钾氧化
D、属于脂类物质
26、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提出医学观察期,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翘是其主要成分之一,芳香族化合物X是合成连翘的有效成分连翘酯苷的中间体。 已知:①X的相对分子质量180,碳的质量分数为60%,氢为4.45%,其余为氧;②1mol X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且X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③X遇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④经红外光谱分析X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X中含有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X可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 。A.取代反应 B.加聚反应 C.水解反应 D.银镜反应 E.酯化反应
(3)X分子中苯环上两个相同的取代基相邻,与另一种取代基不相邻,核磁共振氢谱表明有8种氢原子,则其结构简式为 _______。
(4)X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5)有机物Y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Y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Y的苯环上有三个互不相邻的取代基,遇FeCl3不发生显色反应,不与NaHCO3反应,但能与Na反应生成H2; ②1mol Y最多能与4mol Ag(NH3)2OH发生银镜反应; ③在一定条件下,1mol Y最多与2mol NaOH反应。
结构化学部分(27-28)
27、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水溶液)因产物没有污染而被称之为绿色消毒剂,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具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过氧化氢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过氧化氢的还原性
C.过氧化氢是平面形分子
D.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说明在双氧水中原来就含有氧分子
28、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过氧乙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分子中有8个σ键
B.过氧乙酸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C.过氧乙酸具有高度的易燃性,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
D. 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参考答案:
供稿:平度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