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首发!获全国数学奥赛金牌,青岛二中陈晓琨被北大提前录取

2019-11-29 15:52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11月30日,2019年中国数学竞赛决赛成绩新鲜出炉,青岛二中陈晓琨同学从70多所中学400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2019年中国数学竞赛决赛金牌。这是自2006年以来,青岛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第一块金牌。目前,陈晓琨已经与北大签约,拿到北大数学科学院预录取通知。

高中三年奥数竞赛每年省一等奖,之前已经以最优惠约提前锁定北大

此次大赛产生138枚金牌,排名前60名的金牌得主入选国家集训队,然后从中选拔出6名国家队成员,代表中国队明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总决赛。青报教育在线获悉,陈晓琨排名51,已经确定入选国家集训队。

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陈晓琨从小数学成绩一直很好,经常考第一。家里有很多数学奥赛方面的书籍,在小时候懵懵懂懂的年纪,陈晓琨没事就喜欢翻看奥数书,但正式接触奥数,还是在初中之后。陈晓琨妈妈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初中给孩子报了一个课外数学奥赛班,初二的时候陈晓琨参加青岛二中举办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一名,当时青岛二中负责数学奥赛的邹明老师看到孩子悟性不错,就给了孩子旁听高中数学竞赛培训课的机会。再之后,陈晓琨通过自主招生直接升入二中,在邹明老师和侯界飞老师指导下,继续奥赛之路。

带队教练侯界飞告诉青报教育在线,陈晓琨高中三年每年参加省数学奥赛都是省一等奖。“陈晓琨是一个很努力的孩子,每年的寒暑假基本都是在培训班度过。走奥赛这条路很苦,但他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经常一坐两三个小时解一道奥数题。”班主任孙云涛告诉青报教育在线,陈晓琨很有天赋,在这次奥数获金牌前,陈晓琨已经以参加北大夏令营排名前20的成绩,获得北大最优惠签约。

青岛二中不少学生通过五大竞赛拿到北大清华最优惠录取政策

今年在数学奥赛优生培养中,青岛二中保持领先,入选省队2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15人,获奖总数为18人,名列全市第一名。这些年,培优上名校让青岛二中的学生拿到了最实惠的录取政策。2019年,就有学生因为信息技术奥赛入选国家队被保送北大。去年,光是信息技术奥赛一个学科就有37人获得一等奖,加上7个数学一等奖,五大学科竞赛一等奖有近50个,他们中有许多2020年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人和清华、北大签订了优惠录取协议。如果在以往,大学的录取可以优惠到自招线、一本线录取,但因为2020新高考,不会有统一的文理科自招线,具体怎么优惠还没有细则。这近50个人里,拿到生物竞赛金牌的学生綦熙已经保送清华。

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毫不讳言:现如今靠裸分进北大、清华,越来越难,高校越来越加大比例招收有学科特长的学生,竞赛是优生进名校的好途径。

青报教育在线获悉,在奥赛人才培养方面,青岛二中有二十多年的优良传统,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奥赛教练。青岛二中创新发展指导办公室主任赵忠勇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学校创设了宽松的奥赛环境,成立有数学、物理、生物等多个竞赛班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从高一开始,学校就为这些孩子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进行针对性培养。另外,学校每年还会定期组织奥赛班的孩子外出参加集训,接受全国知名教练的指导。除了培养学生,学校对教练的培养也很重视,每年都会组织奥赛带队教师参加国家级的高端培训,助其开拓视野,提升水平。目前,学校每门学科都至少有一名首席教练,两名助理教练,在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培养出了郭京君、胡芳等多名奥赛金牌教练。

青岛教育优质均衡,弱者不掉队,优者更优秀

奥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更离不开一个区域教育局的统筹规划。近年来,青岛市教育局统筹规划、精心布局,系统研究高考动向、深入钻研学科特长生培养模式。为推进优生培养,青岛市教科院成立了自主招生研究学校联盟,副院长孙刚牵头,搭建各联盟校交流沟通平台,信息资料共享;定期开展主题调研,督促指导各校竞赛辅导工作。

多年来,青岛市一直致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方面,青岛市教育加强学业成绩后30%学生指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另一方面,青岛市教育也在不断探索,为优秀学生更优发展提供更高平台。

青报教育在线 周寒梅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