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海上皇宫焕新生:看故宫文创 品大宋风情

2019-10-10 17:45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对岛城市民来说,位于栈桥西侧的海上皇宫并不陌生,是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96年营业的大型海上餐饮娱乐场所,由于经营问题,早在2002年全面停业。然而国庆期间,海上皇宫却成为打卡热地,备受瞩目。

沉寂17年之久的海上皇宫缘何再次吸引市民和媒体的眼球?经初步了解,青岛海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故宫博物院及凤凰卫视两大文化IP将海上皇宫改造成青岛故宫文创馆,打造了一个以 《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与体验空间。为何要建设青岛故宫文创馆?该馆包含哪些观赏和体验项目?它将给岛城带来什么影响?带着种种好奇,记者到访该文创馆,揭开其神秘面纱。

来到青岛故宫文创馆,记者发现在外观并无大改动,依然是由两个贝壳状半球体白色建筑组成。进入大厅,白色墙壁上的题字仿佛是用毛笔写在宣纸上一般,屏风上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感,稍一抬头便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江山万里图》,气势磅礴。青岛海诺投资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见记者驻足欣赏,介绍道,这幅图是请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踩着梯子一笔一笔画上去的。难怪这般栩栩如生,记者不禁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一进来便能感受到文化的韵味。为何要在这里改建文创馆?这是记者最为好奇的,工作人员介绍,主要是响应时尚市南、西部崛起等政策,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与岛城西部旅游景点结合,以点带动面,推动西部的发展。

穿过大厅便进入到故宫文创馆,展柜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和文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看起。工作人员介绍,一层的文创馆主要包括图书、手信、纪念品、文物等400余种文创产品,后期将持续更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观看了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各类书籍,最受欢迎的书签和王羲之的字帖,以及瓷器等文物的画册,徜徉其中,如同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今后,在青岛也能够欣赏到故宫的文创产品,感受到故宫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情怀。看完青岛故宫文创馆后,不禁要跟北京故宫文创馆相比,二者有什么不同呢?工作人员介绍,北京故宫文创馆里产品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青岛故宫文创馆还将结合青岛本地文化,开发青岛特色的文创产品,目前正在设计。

在参观文创馆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东西两侧还建有休闲、餐饮等场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东侧的海错咖啡厅。“海错”二字有何寓意呢?记者忍不住问道,工作人员介绍,这间咖啡厅是以清代画家聂璜的作品《海错图》为主题,所以起名为“海错”。记者走进后发现,四周墙壁和屏风装饰有《海错图》中记载的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好似进入到未知的奇妙世界,让人眼前一亮。

随后,记者跟随工组人员来到宫廷鸭匠餐厅,木质的桌椅、简单的装饰,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为何要建一个以烤鸭为主的餐厅呢?工作人员表示,餐厅主要打造别具一格的官府菜肴,以宫廷烤鸭为主,官府谭家菜为辅。此外,还将加入青岛当地的特色菜系。

一楼参观结束后,记者来到二层的“清明上河图3.0数字主题馆”。数十米的长廊里,左手边的墙壁上展示有宋朝的社会风貌和历史文物,包括服饰、饮食、建筑等;右手边便是《清明上河图》,记者站在原地,观看高清数字版图画,霎时间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像是站在前行的船上,画中的人物、牲畜和风景缓缓向后,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官享受。记者不禁询问如何实现这种效果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幅长31米、高3米的“盛世画卷”将原画放大了十余倍,并做成动态效果,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技完美融合的全数字展览,也是最贴近张择端原画风格的版本。

走到数字版清明上河图的尽头,就到达了现代与宋代的时空之门,穿过此门,宋代都市的生活尽显眼前。记者最先被一处高大的门脸所吸引,咨询其来历,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吸引顾客,北宋的酒楼往往会在门口使用竹竿和木材捆扎成一种引人注目的架子,以各色绸缎装点,这就叫做“彩楼欢门”。沿着宋朝的街道继续往前走,记者还看到了码头、茶馆、商铺、铁匠铺等复原的场景,如果能让观众进入场景亲身体验,感受肯定十分深刻,记者感慨道。工作人员表示,正式营业后,每个场景都会配备专门人员,提供观众体验的机会,例如这个铁匠铺,观众可以在这里生火、打铁、冶炼。

二层的最后一站是球幕影院,影院只能容纳二十余人。坐在椅子上,球状屏幕上出现汴河景色,忽然间椅子开始摇摆,如同船只前进一般,两岸风光一览无余。短短十几分钟,记者在汴河上经历了从清晨到日落,以及夜晚的生活场景。

参观结束后,记者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科技+旅游”这种新融合、新探索模式的魅力。据了解,青岛故宫文创馆近期将正式营业,届时将会增加更为丰富的展品和体验项目。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