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周年的验收报告来了!

2019-09-10 09:55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09日 01版
Array ( [0] => 113 [1] => 109 )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2019年9月10日,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教育系统围绕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回顾这一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哪些成果?未来将向着什么方向继续前进?一起来看看。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铿锵有力,明确了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教育改革中的“九个坚持”,给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2019年9月10日,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周年的日子。回望过去一年,中国教育呈现的新气象让人振奋。过去一年里,全国教育大会激发的力量,让中国教育以令世人惊叹的加速度发生着“质变”。

“新、高、实、深”四字工作要求、“五张清单”施工图、“百人宣讲团”、34件具体任务……这些词语背后是教育系统雷厉风行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举措。不光教育系统,从国家到地方,都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儿攻坚克难:事关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紧锣密鼓地制定和出台,把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引向深入;教育大政方针从文本过渡到实践,从思考过渡为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从上到下,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各地落实全教会精神的步伐坚定有力,建设教育强国的巨大合力和凝聚力已然形成。

近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在练习球技。张开虎 摄

建制

 推进顶层设计,高扬教育航程的风帆

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该走向何方?在这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随着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传递出去,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落实先要读懂,读懂还要传播,传播也是重要的落实力量,而且要传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各个角落。2018年9月12日,全国教育大会胜利闭幕第二天,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随后,提出“新、高、实、深”工作要求,明确“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工作方法。针对具体工作任务,建立“五张清单”施工图。2018年9月中旬至12月底,教育部党组组织“百人宣讲团”,由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担任团长,启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对谈活动,组织开展多场培训、调研、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锁定问题、找准障碍、提出对策。

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凝聚思想、统一共识,对焦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行动也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搭建中国教育发展的“大框架”。

重大战略,规划先行。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出台为教育现代化绘就了宏伟蓝图。同时发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今后5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重点任务,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制定基础的行动计划、绘制施工图。

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切、人民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顶层设计,以制定出台政策文件为牵引,相继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重磅文件,集中发力,为中国教育下一步发展立起指明方向的灯塔。

有了大政方针的举旗定向,从基层调研、听取民意、研判形势,到制定政策、政策落地生效的路也随之越走越顺。面对“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教育部正在研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着眼于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指引下,各部委相继出台举措,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跨越添砖加瓦。中组部组织实施教育系统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深入开展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修订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研究制定大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国家发改委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消除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隐性壁垒,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招生计划和投资项目管理上,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坚持精准投入,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中央编办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及时动态调整编制,统筹调剂存量资源,实现了编制标准和编制总量双增长,较好地保障了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财政部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资金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精准施策,着力促进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一年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纷纷行动起来,先后召开教育大会,各地相继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天津、福建、甘肃等省份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组长,将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上海市率先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湖北省强化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党建质量攻坚,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山东省强化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提高师范类本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甘肃省坚定抓好教育扶贫这个优先任务,确保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

从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偏远地区,再到边疆民族地区,中央决心汇聚成了全党意志。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汇聚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育人

聚焦立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新学期伊始,有媒体关注到,今年各学校“开学讲话”、开学第一课不约而同地聚焦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塑造。其实不只是开学教育,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系统关注的高频词汇。

这种改变,来自全国教育大会给出明确的育人路径。这让教育界在落实层面的困惑得以解决:坚持“六个下功夫”,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

今年秋季新学期,义务教育部编本三科教材在所有年级全覆盖。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科统编教材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好教材与课程的政治关、思想关和质量关,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

据调查,教师对教材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2%,有基层教师在评价语文教材时说:“教材把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润物无声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立德树人课程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如山东组织专家和学科骨干教师,编制完成了囊括小学、初中、高中17个学科,包括德育课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德育、学科德育四大类的《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浙江省组织编写《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和29门学科的《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德育制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细化,更便于落实。

如今,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工作通知》,明确要求要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测试项目由高校根据中学教学实际自主确定,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走到田间地头劳作,走进茶室花吧实操,亲自浇水施肥种花生,亲自炒菜和面蒸花卷……这是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学农生活的一个个瞬间。和该校一样,很多地区学校通过深入实施学生学农实践,构建起打通校园内外、衔接中小学段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相关数据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在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2.1%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正稳步推进。

事实上,过去一年里,不论是德育、体育还是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其根本都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孩子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有爱国主义情怀,有奋斗精神,品德高尚,知识广博,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攻坚

深化改革,向“顽瘴痼疾”动刀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向着既定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今年4月,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份实施方案,采用“3+1+2”模式,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不仅依据高考学科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

“高考综合改革不仅是考试招生方式的变革,也是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关系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评价说。

一年来,教育系统围绕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

没有一篇“达标”论文却评上了教授,最近,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

类似这样不单纯以论文来评职称的高校越来越多,逐步打破长期以来“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评价导向。清华大学率先打响“破五唯”第一枪,《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今年6月,暨南大学出台“2019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办法”,把教师分成了三大类:教学型、教研型和研究型,针对不同的类型,对教学和科研都有不同的要求……

2018年,最令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姜田兴奋的一件事是,学校首次可以自主申报审核学位授权点。这样的“放权”对姜田来说意义非凡。

为了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及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目前全国已有31所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背后是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一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开展首轮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完成教育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召开新时代教育系统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发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动员令;制定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形成按标准办事的习惯,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瞄准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一年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推出一批又一批亮点工程。

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问世,到双高计划、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等一系列配套方案出台,职业教育这盘大棋的落子之道日渐清晰。从去年年底至今,已有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为本省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谋划施工蓝图。

高职扩招100万工作正平稳有序推进。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等研究制定《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高素质船员培养计划等三大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导指导,推动各地履行主体责任。适应不同生源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出台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专门文件,指导各地各校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保证培养质量。”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表示。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一年来,“新时代高教40条”等多份指导性文件接踵而至,剑指当前本科教育质量问题,本科教育持续升温:31个省份全部召开专题会议;北京、上海、广东、陕西、辽宁、新疆、天津等省份正式印发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指导意见;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纷纷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流本科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各地各高校主要领导抓本科教育,资源投入向本科倾斜,大力整顿教学秩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与中央14个部委和单位联合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启动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推出一大批国家精品慕课……中国高等教育努力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教育部布局谋篇,各地各高校开拓创新,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洪流奔涌向前。

提质

保障民生,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之前一直担心小区幼儿园开不了学,孩子不能就近入园,真没想到,刚刚交房入住,就能报名了!”石家庄保利花园小区首批入住居民张先生难掩激动之情。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直是困扰年轻父母们的烦心事。一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想办法、出实招,在“幼有所教”上持续发力。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

各地积极行动起来了。河北在全国率先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教育、资源规划、住建等部门职责,经过阶段治理,已有471所小区配套园与政府签订了回收协议,回收率达45%。北京通过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办园、以租代建等多种方式,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

一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领域着眼,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送出一个又一个教育“红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强化应试”等乱象,教育部大力度、大范围地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推动各地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完成率达98.9%。今年7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中小学生校外线上培训进行规范治理。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实施意见》坚持改革创新,吸收借鉴校外线下培训机构管理经验,采取‘互联网+监管’新模式,按照备案审查、逐一排查、全面整改、加强监管的流程,有计划、分步骤开展规范工作。”教育部基教司负责人表示。

为整体推进减负工作,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从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等4个方面明确减负责任;制定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明确认定、举办和日常监管措施,建立竞赛监管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效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

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义务教育“城镇挤、农村弱”问题正逐步得到破解。今年7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将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争取到2020年底,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基本消除现有56人以上大班额,全国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

各地先行先试。河南持续推动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投入近600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821所,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位262万个。安徽确定将于2019年完成50%的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16%的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建设1017个教学点智慧课堂和1131所乡村智慧学校,并列为省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省民生工程……

牛奶、面包、火腿肠,免费的午餐丰盛、有营养;懂礼貌、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孩子们的好习惯正在养成……如今在四川凉山,幼儿园已与城市无异,而这样的场景,只是教育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为助力“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教育部协商财政部,在资金分配时更多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169个非深度贫困县倾斜。目前,已下达专项资金293.5亿元。

如何啃下控辍保学这块“硬骨头”?教育部确定374个县区作为控辍保学国家重点监测县,进一步加强工作沟通和业务指导。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解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明确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工作标准和支持政策。同时,会同公安部建立学籍系统与国家人口库比对核查机制,精准识别失学辍学学生。

此外,教育部在深入推进推普脱贫攻坚、强化直属高校定点扶贫、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等方面,成效显著。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靠教师。这一年,高水平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在加快形成。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推动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加快形成高水平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推进,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成为新时代我国教师职业领域第一部行为准则。

今年将推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文件,开展教师负担清理精简工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

回望过去一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迸发出澎湃动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中国教育必将继续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回应时代需求、人民期待,为中国不断汇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资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