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名校校长齐聚解锁未来 共话“中小学减负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8-12-10 10:04 来源:新华网
Array ( [0] => 113 [1] => 109 )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 面向未来的教育该是什么样?未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日前,2018新华网教育论坛主题聚焦“解锁未来”,邀请教育界专家学者、高校、中小学及教育行业知名人士汇聚一堂进行智慧碰撞,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习兴趣,为创新性思考提供空间是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始终关注的话题。在基础教育圆桌论坛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北京市四中校长马景林、河北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围绕“中小学减负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题展开了讨论。

王殿军:创新是兴趣激发的产物 培养人才要有宽松环境 尊重学生个性

“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都特别聪明,如果我们教育得当,教育制度设计合理,其实大部分人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王殿军认为,校长难于全情投入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原因在于“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个人的天赋需要发现,需要唤醒。培养人要给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他们丰富的课程,让他们能够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创新从来不是逼出来的,不是压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吸引了他的兴趣,吸引了他一生的挚爱,他才能作出巨大成功,才能坚持一生。”王殿军认为,中学教育是奠基和启蒙的阶段,中学教育要提供让学生发展个性,选择兴趣,并把兴趣发展成为特长,能把他的潜力充分激发的教育环境。“要改变教育评价,要能够充分容忍个性化,只有这样创新人才才能迈出去。”

中学教育如何更好的和大学进行衔接?王殿军表示如果只是将“考高分”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完全被中学为了应对考试影响,这样的学生到了大学是“绝对不灵的”。他强调:“人才培养应该是连续的,从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到生活习惯等等,我们应该就是全面地衔接。”

马景林:减负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激发学生内驱力离不开教师的推动

“减负”是减什么样的“负”?马景林认为,减负是“减应减之负”,如果减负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样的减负是不值得的”。在减负过程当中如何做到系统分析综合治理呢?他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科学定位公立学校的定位,此外,他强调,“一个好的老师如果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学生学起来一定负担小一点”。

中学阶段如何激发学生的驱动力,更好的和大学的衔接?马景林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本身的现代化、科学化”,教育者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让他有可能在一个好的环境下努力学习。此外也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大家基本上不会对医生的手术方案提出质疑,但是就会存在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提出质疑。马景林反思,“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是教师本身的专业化不够强导致的。”他认为,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掌握一些心理学、脑科学以及新兴技术的基本知识,真正用教育方法解决教育问题,所受到的质疑自然会少一些。“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去帮助、陪伴学生,激发学生学会去正确的看待自己,理智地看待别人,理性的参与周遭环境。有了这样一种力量,我相信所有的学业困难都将不复存在。”

翟小宁:成长的路径千差万别 要用尊重的眼光看待差异,用激励的眼光期待进步

谈到创新人才培养,翟小宁认为,我们的评价方式一定要多元,甚至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的成长也是有独特路径的,“我们能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能否用尊重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个差异,能否用激励的眼光期待孩子的每一点成长,这是很重要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环境、课程课堂上来一个全方位的改革。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教育能够使人成为更好的人,不好的教育会扼杀人的天性。”教育首先是要尊重学生、解放学生,然后是让他能够保持好奇心,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终身热爱学习、热爱研究。

翟小宁认为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成长首先是身心的发育,在身心发育过程当中不应该有过重的负担。”如何系统把减负工作做好?翟小宁认为学校和社会都需要承担起责任来,“真正从学生的健康出发。”

翟小宁介绍说,人大附中有300多门选修课,200多个学生课团,还有大量的个性化课程,这些课程因人因时而设置的。“实现这样的课程的最好方式,我认为是项目式学习,这种项目式学习不是着眼于考试和升学,而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着眼于他的个性化的成长。”

郗会锁:要让更多中学生了解大学的专业、大学的精神

“人才,得首先是成人,然后成才。”郗会锁眼中的“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某些领域和某一领域有专长,作出贡献,作出成绩。他眼中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具备批判性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比较突出的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也应该在课堂,如果课堂是传统的课堂,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郗会锁认为,中学与大学想要更好的衔接,应该建立迁移共通的育德机制、互补共融的教育机制、互利共赢的科研机制以及合作共进的文化机制,“应该让更多中学生了解大学的专业、大学的精神,这对中学生将来选课后续发展都有帮助”。

在中学阶段如何激发学生的驱动力,让他们更好学习,去收获他们应该有的知识?郗会锁认为需要教师、文化、活动三方面共同作用。“首先,需要教师的引领。榜样的力量最重要。要想让学生有激情,学生有干劲,首先老师要表现出激情和干劲。其次是文化的力量。第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没有活动学生就没有参与,没有参与就没有切身的体验,没有切身的体验,他就难以深刻内化,没有内化就难以升华,没有升华就不能持久。”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