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11月25日,青岛47中、上海支路小学以及数十所学校的老师齐聚47中,认真聆听了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邓彤教授的《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和《听评课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两场精彩报告,进一步加深对有效教学和理想课堂建构相关知识内容。
47中宫彦君副校长在开班讲话中说,有效课堂关系到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的收获,邓教授的讲座能让老师们更全面地了解有效课堂的搭建过程,通过具体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让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
邓彤为教育学博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曾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在上午的报告中,邓教授对核心素养要素和高效课堂教学做了详细讲解——“核心,不是很多,不是一般,是关键的、根本的。”“素养,不只是知识,不只是能力,是深入到心灵中的秉性!”
他强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逐渐养成,不是现状,是教学目标,是理想状态的独特观点。以历史学科为例,“历史真的就是死记硬背?”老师在要求学生记忆一些名人诞辰的时候总会编成很多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这确实是记忆的好办法,可这个到底对学生以后生活有没有帮助?培养的优秀学生不知如何创新如何工作,这样的读死书会考试,并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抹杀灵魂。
当老师一次次强调学生不懂事的时候,真的了解学生么?当老师发现学生成绩下降的时候,知道背后原因么?当学生心态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仅仅会说多学习、别乱想?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所有。邓教授用大量实例加以论证,全面解读了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多重关系,让学员们收获颇丰。
在下午的学习中,邓教授主要讲解《听评课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虚实相结合,深入浅出。到底什么才是教师专业化?邓教授告诉大家专业精神两要素为态度与道德。一是尊重,教师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二是公正,教师可以批评责罚学生,但一定要公正。教师爱学生,固然可贵,但不能强迫所有教师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爱是一种情感,情感不能强迫。专业精神,俯身聆听,消除老师与学生隔阂,自然让教师变得更加专业。
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必须“两条腿走路”,即读书、读课。从目标(呈现、依据、调整、生成)、内容(处理教材、突出关键、适应学生)、评价(回答、作业、反馈)、资源(预设、生成、推荐资源)多方面品鉴。邓教授从学生学习维度、教学内容维度、课堂文化维度分析了评课的姿态。
青岛47中栾春元副校长在最后总结中说,一天的时间太短暂,聆听邓老师的讲座,感受到了教育的智慧,收获良多。多元信息、人工智能新时代,老师们更要不断触摸前沿的教育教学知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教师感言:
青岛上海支路小学 贾书环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教育教学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在深刻的体验中感受到课改带来的一种灵魂上的冲击。专家邓彤认为:教学是一组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事件。教学实践验证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教师只有关注学生,教授核心知识,注重学习活动,才能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
青岛23中 高丹
上海的教科研做得真好,自下而上,高校引领,有理论有实践~感谢邓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笔记如下:
(一)芝加哥中学“零时体育计划”
•上课前到校跑步、运动,达到最大心跳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后,开始上课
•学生更清醒、记忆力、专注力增强,更愉快
•实验:将学生最头疼的数学课放在“零时体育”课后(上午一二节)或远离体育课(下午第八节),上午一组学生数学成绩好到两倍以上,阅读、理解力提升10%,打架事件大幅减少。
(二)关于教师专业化:1.专业阅读,2.专业实践,3.专业研究(课题研究、课例研究——听课、评课)
(三)专业精神:尊重。
(四)关注课例研究,听课读课。
欢迎老师多到青岛讲学,感谢青报老师给大家介绍这么好的课。
青岛上海支路小学 王琳
邓彤老师是特级教师,一天的报告向参加培训的老师们系统地讲解了他对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与听课评课策略的研究,并通过具体案例向大家展示了教学策略和听评课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注意事项。邓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引发我们一线教师更多思考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整场报告深入浅出,游刃有余,一个个案例的呈现,让我们听课老师感觉意犹未尽。邓老师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念,又有操作性强的课堂实践,令老师们获益匪浅。
教育在线iqdedu.com 李晶泽 王一帆 杨勇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