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

↓↓

只会读经的读经班,不上也罢

2018-07-19 14:45 来源:齐鲁晚报
Array ( [0] => 100 [1] => 99 )

近十多年来,游离于义务教育体制之外,全国各地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导的读经班、私塾层出不穷,所学的内容大体沿袭古典蒙学,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到四书五经,不一而足。

“学习经典,学会做人”,是很多读经界人士的共识,在他们看来,孩子们从童蒙开始接触国学经典,可以培养正知正见、涵养品格,为今后的为人处世夯实道德基础。然而,社会各界对读经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学习传统经典著作究竟有没有益处呢?显然,答案是肯定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文字之中蕴含着许多超越时空的哲理,至今依然能够给人带来启迪。无论是考虑到其中的哲理美还是文学美,作为中国人,传统经典著作总是应该读一点的。

在我看来,读经班、私塾的问题不在于诵读经典,而在于其诵读经典的方式。如果一味复古、脱离现实,只追求对纸上文字的刻板记忆,这样的读经教育便是失败的。

“三百千”、四书五经等虽然是读经的入门教材,但是内容并不简单,故而有“皓首穷经”之说,搁在当代,即使是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的高校学者,也未必敢自称“精通”二字。近代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10岁已经读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书,可是他的乡塾先生只知道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讲究四声,不分平仄。张謇11岁那年,秀才宋蓬山应邀到家中授读经书,他发现张謇“音训句读多误”,不得不又从头教了一遍。

教书育人靠的不只是一腔热血。如今市面上的蒙学教材,许多文字的注音、释义五花八门,几种版本拿在手中难辨优劣。如果读经班的教师专业水准不过硬,很有可能在诵读环节就把青少年给领进歧途。

王阳明有句话叫“古之教者,教以人伦”,道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人做人。因此,许多读经界人士认为,体制内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分数教育,只能教孩子做题,难以锤炼孩子的人格,教育方法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可我不禁要反问一句:抱着几本文言文的书,天天死记硬背,诵经点头如捣蒜,就叫人格教育了?

古今中外,大家普遍认为教书是个技术活,哪怕到今天,教育的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各国的经验仍在不断碰撞交流,互相借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然不无道理,但这话更适合原本就有一定认知和理解能力的人群。指望零起点读经的青少年整天背书,自己悟出其中的“大道”,怕是太过理想主义。表面看,让孩子进入读经班,是对现行学校体制的反抗,实际上,它不过用另外一种晦涩和僵化的知识以及同为填鸭式的方法代替学校教育。

成功的读经教育,不仅是强调阅读过程,而且注重阅读目的、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情趣、阅读意志。翻遍《论语》,您看孔子要求哪个学生死记硬背了?《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多闻多见”“不耻下问”“叩其两端”“择善而从”“多闻阙疑”“切问近思”等很多有关读书与教书的主张,其基本精神是实现读书与治学的统一、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阅读学习与非阅读学习的统一,这些才应该是经典教育所重点关注的。

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发展。孔子教“六艺”,那是因为先秦时期的知识分子需要有这些实用技能傍身,他老人家要是活到今天,绝对不会傻乎乎教大家如何骑马射箭,反而可能会讲讲互联网应用、搏击健身、汽车驾驶等实而又实的技能。“三百千”、四书五经里的有些观点早已没了生存的土壤,一味抱残守缺、照本宣科,除了满足缺啥补啥的片刻快感,实在没多少益处。

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既重“术”也重“道”的,如果只强调读经的形式,还不如自己在家看看版本优良的经典著作呢。至少,没那么多乌烟瘴气。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