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

↓↓

熊孩子有多烦人?其实最烦人的是熊家长!

2018-02-23 19:15 来源:作业帮
Array ( [0] => 100 [1] => 99 )

想必提起“熊孩子”,大家都很头疼。

前两天小编下班回家,在电梯遇到了几个小朋友,一进电梯就笑嘻嘻地按下了所有楼层的按钮,结果平常30秒就能到的电梯足足走了两分钟!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随意冲进别人的房间乱涂乱画、看到喜欢的东西哭着闹着要拿走;地铁里、火车上、飞机上随意大呼小叫,跑来跑去玩耍;甚至因为好玩射击宠物狗、用石头划车……

“熊孩子”,俨然成了“小恶魔”的另一种称呼,让许多人避之不及。

然而这一切真的都是“熊孩子”的错?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大人的影响,可以说,在家里孩子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在外面就会表现什么样。

在这里,小编并不是为那些“熊孩子”开脱,只因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对于事情是非的判断往往来自大人,而“熊孩子”真正让我们气愤的其实是“熊家长”的不作为。

往往“熊孩子”在一旁调皮捣蛋,“熊家长”很少加以管教,更有甚者,还会为孩子的所作所为鼓掌叫好拍照,认为这是孩子活泼可爱的表现,而当被他人指责,就会搬出经典句式:“小孩子嘛,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他只是个孩子。”

据说,人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要比别人看到的自己美30%,而“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正是如此,在他们眼里,孩子一切行为都是天性的表现,是可爱的,只要孩子开心,有没有影响到周围人其实没关系。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百货商场里妈妈抱着五六岁的儿子超垃圾桶里尿尿,而在她们左侧十米就是公共卫生间;

才会看到动物园里男孩往猴子景区里扔着矿泉水瓶,旁边的家长不仅没有制止还殷勤地捡起没扔进去的瓶子递给孩子;

才会看到万圣节上海某便利店一群打扮光鲜的孩子一进门就把货架上的糖果和巧克力一扫而空,并叫嚷着快给糖不然闹你们,随行而来的家长只是笑呵呵拿着手机拍照并没有付钱的意思,最终店员自掏腰包。然而国外万圣节虽然有让小朋友去邻居家要糖果的传统,但那都是家长提前买好送给邻居,等孩子去要的时候,邻居们自然会很配合……

而有些熊家长,面对周围人的指责时,甚至会大打出手:

高铁上,一群孩子在座位上大声闹腾,甚至玩儿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原本安静的车厢瞬间变成菜市场。

一位乘客忍不了了提醒家长管管,谁知刚说完,孩子的父亲就用手指着乘客让他别瞎管,而孩子的妈妈以为自己老公被打了,上去就重重的给了乘客一巴掌,导致他左眼充血。

怪不得有人说:

“这个世界上最忧伤的事情不是你出门碰到了一个熊孩子,而是熊孩子后面还跟着个三观不正且武功高强的熊家长。”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伊索寓言》里小偷和母亲的故事:

小时候,孩子慌慌张张地从学校跑回家里。吞吞吐吐地说:“妈妈,今天我看到同学的写字板很漂亮,就……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把写字板偷了回来。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是……”

母亲打断他的话,说:“谁说的,反正他又没看见。后来,他又偷了衣服,车子,再后来胆子大到去偷金库,被人当场抓住判了死刑。

行刑前他把妈妈叫到跟前,一口咬下了她的耳朵,并说:“我小时候,在我偷第一个写字板时,你如果揍我一顿,教导我这是不对的,我会走到今天这步吗?”

而母亲呢?捶胸顿足,后悔当初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制止,而是一味的放纵,不仅让儿子恨死自己,还让他送了命。

所以,不做熊家长,等孩子长成一个小恶魔才知道后悔。

董卿曾经说过,其实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那么小,你就不能宽容一点吗?”“那么小他懂什么呀?你别和他一般见识!”“孩子不小心的,你至于和他生气么?你不是也从这过来的吗?”

如果仅仅因为孩子还小就可以不遵守规则,那么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有规则的意识,而最后,会有人狠狠地教育他关于这个社会的规则!

如果你是真的爱他,那就应该提早告诉他社会规则,教他如何融入这个社会,而不是让他仗着自己的年纪小就可以不遵守。

不做熊家长,懂得言传身教。

相关阅读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