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

↓↓

朋友圈不断寻人牵扯全城神经 专家帮家长制定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方案

2018-04-19 07:46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上周,一名14岁女生的突然失联让岛城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再次成为了寻人工具。近年来,“找孩子”的事件不断,而孩子的走失理由却大致相似,重要考试考得不好、因琐事和家人吵嘴、再也不想上学了……而面对这些任性的“熊孩子”时,当事家长顿感脆弱不堪、生不如死。本期“父母学堂”,邀请了来自岛城高中一线班主任及知名心理专家,为父母们带来亲子沟通的有效解决方案。

父母的爱没有附加条件

张磊(青岛一中首席班主任、一级教师)

看电影《寻梦环游记》,很多人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歌王为米格祝福时花瓣并没有亮。由此判定歌王不是他真正的亲人。而真正的细节难道不是歌王那句貌似玩笑的“真希望你早点死”吗?当时心里突然有点儿不寒而栗。而亲人的祝福是怎样的呢:快回家,没有任何条件。

快回家,没有任何条件。我们爱你,没有任何条件。

常见人们转发找孩子的微信。长相、年龄各异,相同的都是一对无比焦灼心急如焚生不如死的父母。后来这些孩子大多数都被找到了,寻找的时候大张旗鼓,找到的时候悄无声息。因为这些孩子所在的地点,多半是网吧、同学家,或者其他娱乐场所,以及游走的公交车。没有坏人,没有拐骗。共同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号叫离家出走。出走原因各异,都荒唐得让人觉得可笑。考试没考好,挨了一顿批。没能够出去玩,心里委屈……搭上金钱搭上时间搭上大好青春,甚至搭上自己的人身安全。目的只有一个:让父母着急,气气他们,对,急死他们!他们的目的无一例外,全都达到了。

一位母亲,甚至始终不肯公开提供孩子的照片。怕孩子没脸见人。很多人说:他们是孩子,不懂事。事实是,他们已经足够大,大得已经知道利用父母的软肋。谁都想过上舒心惬意的美好生活,但我们忽略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足够优秀,而优秀的前提是自己的拼搏和付出。记住,无论我们多么落魄,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只有一个:赶快回家,没有任何条件。

孩子离家出走有四个类型

刘安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时常在朋友圈看到关于孩子离家出走的消息,每次都是家长焦急万分,朋友圈接力宣传,一个孩子牵动全城。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儿童青少年离家出走行为是在外部环境的诱发下,因其内部心理条件或内心矛盾而引起的。离家出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游戏型,多是出于贪玩好奇,盲目从众而离家出走;(2)逃避型,这类孩子大都生活在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家庭或学校环境,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出走是为了逃避家庭或学校带来的巨大压力或家庭矛盾。这种类型的离家出走占大多数。(3)向往型,因为家庭破裂和缺乏融洽气氛使一些孩子处于形同被家庭遗弃的境地,企图在家庭以外寻找寄托;或因为家长教育不当、过分纵容,而又遭受其他诱惑而选择出走;(4)反抗型,这类青少年因受到 (或自认为受到)家长的不公平对待,用离家出走进行报复,希望通过出走的方式向父母、师长表示抗议或宣泄不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每个个体离家出走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亲子矛盾是最大威胁。父母之间关系差、亲子之间沟通不畅、父母不理解孩子等构成了孩子离家出走的最大原因。

如何有效避免孩子离家出走呢?一是有效亲子沟通,首先是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们都很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长辈的欣赏;家长应该多给予孩子机会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通过倾听来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二是尊重并相信孩子,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尊心比较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尊重,尊重他们的想法、行为等等,少评价少批评;有时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一定要做些什么,让孩子在情绪中多待会儿,学会体验和应对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定需要从外界的获得来满足自己。

别把错误沟通当“代沟”

吕海平(青岛九中一级教师、高三年级组长、学生处副主任)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孩子在学校活泼热情,人缘颇好,给老师同学们的感觉是一个阳光开朗、善于沟通的孩子。但是家长会的时候却听孩子的家长抱怨,孩子在家不爱说话,不爱跟父母交流分享心事,甚至跟父母说几句话就“聊崩了”。父母于是理所当然地把这个原因归结为“代沟”。诚然,代沟确实存在,但是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想过,是否是你一直以来的沟通方式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

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总是乐于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但是当孩子愿意倾诉的时候,你是不是因为不耐烦了就不愿意听了?是不是很多次孩子有话想说,你觉得累了就摆摆手让他自己玩了?而当你觉得自己有时间了可以跟孩子好好交流一下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孩子此时是否愿意沟通?孩子是不是正在思考问题?孩子的沟通状态不是一直待机,随时等待家长激活的,把握好沟通的时机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沟通。

另外,当孩子热情满满地跟你说着在学校的趣事的时候,你是不是真的用“心”在听呢?还有的家长非常善于发现孩子叙事中的蛛丝马迹,听到认为孩子“不对”的地方。没等孩子陈述完一件事,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马上打断,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批评,说教。孩子在父母面前得不到平等交流的机会,沟通成了片面的“工作汇报”。久而久之孩子不爱跟爸爸妈妈沟通也就可以理解了。

引用某公众号一句话“我们都深爱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何况,年幼的孩子关上了向父母敞开心扉的大门,不让父母了解他们的想法,不愿意对父母倾诉,这对于孩子来说,不啻为是一种伤害。而这种伤害,恰恰是父母一手造成的。”作为父母的我们只有真正学会了跟孩子沟通,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让他知道在大人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才能使孩子真正意义上感受到“家”的温暖。

组织活动深入孩子朋友圈

赵琳(青岛十七中团委书记、心理老师)

离家出走非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增添新的压力,特别是在个人信息被朋友圈广泛传播之后,可能会出现不能预测的结果。所以预防出走是家庭、学校、社会要做在前面的工作。

首先,要召开家庭会议,认真研究家庭氛围和人际关系,包括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亲属之间的关系。及时调整家庭氛围,成员之间相互关爱,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鼓励孩子与父母沟通,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心声,了解孩子的压力所在,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预防孩子出走。其次,家长应该主动与老师和孩子的同学接触,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从活动中多了解孩子的朋友圈,了解孩子的压力情况。对离家出走过的孩子,家长不要过分指责,应当分析孩子出走的原因,打骂、威胁则会适得其反。虽然造成孩子出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终要解决的是改变家庭的环境气氛,协调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等。

相关阅读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