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岛城占四席:“农民教授”尚书旗团队当选

2018-01-26 10:35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Array ( [0] => 110 [1] => 109 )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山东省的山东大学等10所高校榜上有名,其中驻青高校占4席,分别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为汪东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为蒋有录;青岛大学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于海生;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机械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尚书旗。

黄大年淡泊名利一心搞科研

教育部要求各校要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示范,切实推进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石。

黄大年,男,广西南宁市人,1958年8月生,汉族。2009年12月,黄大年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八年时间,他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享年58岁。黄大年回国后工作了8年,他没有行政职务、没有院士头衔、没有学术论文,就像他对大地深处所做的那些研究一样,几乎没有走进过公众的视野。他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你看我们家,没什么东西,空空的。我生活很简单,我的钱都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学生身上,资助他们出国,干科研的事情。(我们研究出)那么大的项目,吉林大学一分钱也没有(被奖励),我一分钱也没有(被奖励),你见过吗?但我就是喜欢这个事情,这是一种享受。钱什么的没多想,国家给我的够用了。”(具体事迹可上网查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农大团队带头人是农业功勋

在载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驻青高校中,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团队带头人尚书旗被评为新中国60位农机推广功勋人物,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因研发的机械设备均跟农业有关,解决的都是“三农”问题,而他也经常泡在田地里,因此被称为“农民教授”。日前他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团队现有10名教师,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已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在尚书旗教授的带领下,秉承誓为农业机械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意志,该团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佳农机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以及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做出了表率。团队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凝心聚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创建了农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多动力融合驱动大学生创新体系,指导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二等以上奖励50余项。其中,全国“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奖”均为农机领域在对应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

该团队坚持学科优势特色,在根茎类作物机械化装备研发和种业生产机械化装备研发两个领域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通过农机研究领域的成果转化,建立了32家专家工作站和科研教学实践基地,持续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连续两届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批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科研创新共享平台4个,走出了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的创新之路。

青大团队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青岛大学的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在负责人于海生教授的带领下和张嗣瀛院士的指导下,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团队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山东省一流学科、“系统科学”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特色专业、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记者得知,该团队教师编著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控制技术》3版重印40余次,发行40余万册,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材,已被200余所高校选作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此外,该团队重视科研成果转化,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企业,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李立伟教授等为中车解决了高铁列车供电系统难题,于海生教授为琴岛电器公司解决了电热毯自动布线难题,吴新振、王冬青、高军伟等教授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开展了许多横向合作。该团队曾承担6项国防工程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提高国防军工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做出了贡献。

海大团队让海洋食品更安全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的老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才育人,诲人不倦,其高尚的师德师风培育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生。汪东风老师师德师风建设经验及体会曾在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及多家单位介绍。2014年底,为不影响学生学业,他拄着拐杖坚持给学生上课,以自己的言行为广大师生做榜样。曾名湧老师承担有繁重的教研任务,为促进海南省海洋食品发展,他心有大我, 奉献担当,年过半百之人,常年奔波青岛和三亚两地,从筹建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生分院到遴选导师、制定培养计划等,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团队老师60%以上都是留学回国人员,如梁兴国老师在日本有着丰厚的教授岗位待遇,但毅然回国开创了核酸营养及核酸生物技术新方向,践行着“科技报国、敢为人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该团队紧紧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点科研项目,在大宗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海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石大团队40年都在啃一门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团队源于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教研室,是一个因油而生、积淀深厚、人才辈出、业绩辉煌的优秀团队。该团队于2008年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专业主干课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2005年成为全国同类课程首门国家精品课程,于201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编的“十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带头人蒋有录教授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并获得我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带领团队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团队坚持着集体备课、集中研讨和传帮带的好传统;传颂着“40年都在啃一门课、写一本教材的名师故事”;在学校率先实行所有年级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每年大量的野外地质实习,教授积极参加,不畏风吹日晒,让高峰断谷变成生动课堂,给学生以很大感染。至今,该团队已有5000多名毕业生奋斗在油气勘探开发一线,被誉为石油工业的尖兵。毕业生中有学界精英、行业翘楚、全国英模,还有大批各类优秀青年人才。一批优秀在校大学生获得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及山东省挑战杯、全国地质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最高奖项。

新闻相关:

首批全国共评出201个

此次教育部公布的首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共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情况将作为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个重要观测指标,团队成员在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相关阅读
每日推荐
X